行過蘆筍田 上

郭桂玲 |2015.01.14
1228觀看次
字級

文/郭桂玲

春日午後,日光微微西斜的薄雲天,你從滿載著磚紅色調的鹿港小鎮,夾帶著豐盈的歷史感懷,離開。車子行經不認識的鄉間小路,多日雨潤後的田野透著明亮的碧綠,心扉的愉悅快速冉升,於是,漫無目的悠哉車遊就此起程。從繁華擁嚷的小鎮到青碧田野,視野的開闊成為刷洗視神經的迷人吸引力。尤其看到那一壟壟小坡式的長田,上頭長著好熟悉的細密枝莖,你好像被下了符咒的旅人只能定睛在這些田地上。啊,好美的綠啊──

是蘆筍田嗎?你問著。

對耶,好久沒有看到蘆筍田了。那曾經是你童年時光熟悉不已的景色啊。

記憶彷似有了斷層,直到再度見到相似的事物,遺忘的記憶才被打開了封埋的鎖鑰。一旦開啟,力道強悍。就像蹦出土地的蘆筍一樣,見了日光拚命抽長,無法遏止它的速生。

你在春光裡重返童年。



童年時光,每到假日你們兄弟姐妹就跟著爸媽到蘆筍田裡拔草。但你只把拔草當遊樂,搜尋土地裡的玻璃彈珠、小玻璃罐、貝殼……才是主要的正事,這可是你免費的家家酒擺飾品。你不知這裡乾礫狀的土壤是從什麼地方來的,為什麼含藏這麼多奇奇怪怪的小物,對孩童的你來說充滿了神奇的魔力。

母親曾撿到一只白銀和一只K金的戒指,把它拿到首飾店重新打造後一直戴到現在,她說帶著戒指讓她感念那段種蘆筍的美好時光。六、七○年代是蘆筍外銷利潤最好的年代,比起其他作物經濟產值強,也被稱為「綠金」,當時你們家附近許多田地都轉作這作物。母親說農事雖辛苦,要翻土、除草、灌溉、施肥……繁瑣事物多得不得了,但蘆筍一直都會冒出土地,是一種可以天天收成,日日見財的作物,利潤好也改善了家裡的經濟,於是以撿拾來的素樸戒指記念往昔的辛苦和甜美。

是的,辛苦和甜美是田地裡一起交纏的旋律。

拔草時的烈陽讓你們的汗水溼了衣衫,皮膚微微刺痛;但一邊拔草一邊撿拾奇趣小物、發現美麗野花和昆蟲,甚至青蛙、蟾蜍及蛇類的樂趣和驚恐,都讓辛苦夾進歡愉的圖層,變出一幅綺麗的生活圖繪。

你常常被俗稱豬母菜的馬齒莧小花所吸引,覺得長得這麼鮮豔好看為何要把它們當野草拔除殆盡,但母親說這種植物生命力超強,陽光愈烈豔它就繁殖得愈快,如不拔除田園很快就成為它們的天下,蘆筍的養分就會被吸走而營養不良了。因為一路欣賞野花與蝴蝶、蜻蜓、蚱蜢等昆蟲的嬉戲,你的拔草速度總是緩慢如蝸牛般,爸媽分派你們姐妹一人一排的拔草路徑你總是最後才抵達終點,唯有以比賽或獎金的獎勵,才能推動你一直被奇趣小物絆住的步履。

後來長大了些,你也加入挖蘆筍的行列。

在微迸的土壤中猜測底下是否有蘆筍的樂趣,是初挖蘆筍的你深深著迷的。當你的臆測帶領著你戴粗棉手套的手,往微裂感的土地撥挖探去,如果真的有一根嫩白的筍在底下藏立,你發出「耶!賓果」的喜悅就會在心海迸出歡喜震波。

你喜歡撫去蘆筍身上泥土後欣賞它潔白微透光感的身姿,那白中帶微紫、淡綠的輕淺色澤,是土壤自然包覆的彩繪,每一隻籚筍都在土地的醞釀裡畫染自己的色彩。細細聞嗅,清新的野地味和微微嗆生的蔬菜味就蘊含在蘆筍裡,充滿了大地的氣息。

除了一根根充滿勃發感的蘆筍,你也喜歡觀察蘆筍欉的風韻。

剛成長不久的蘆筍苗嫩青的色澤和幼細枝莖最是好看,尤其採摘時多在清晨,露水掛在細密的小枝頂梢,陽光露臉時把露珠照出瑩透的爍爍燦光,美到至極。如果為了摘取蘆筍種子,會放任蘆筍枝椏盡情成長,蘆筍欉從青碧長成深綠色的中生代、墨綠色的成熟植栽後,會結出紅色的小果實,那小巧可愛的模樣及與植栽形成的對比色,一看就叫人傾心。

由於挖掘蘆筍得在清晨,否則冒出土地太高的蘆筍就會有嗆青味,也不嫩,容易苦澀,價格就不好,所以收成時得跟時間賽跑。每到春天,蘆筍大出的時節,你就常在黎明時張著惺忪睡眼與母親來到田間,也因此遇見了美麗的日出景色。

原本紫藍色的天空,悄悄暈進幾抹淺粉紅和微橘,雲層的色彩在風的吹拂間快速暈染變化著色澤,你驚訝著,如此美麗的色調怎是調色盤可能調出的美麗色澤!天空畫布的霞光雲影,為你上了一堂精采的美術課。

然後在東方的某一點中明亮的橘黃冉亮了起來,原本昏黑一片的田野都有了清晰的顏色,清楚的邊界。墨黑色的蘆筍欉慢慢跳成青碧,雀鳥婉轉的啁啾大聲起來,空氣是涼冷乾淨的好聞綠野味,太陽從雲縫射出燦金的光芒,世界突然甦醒開來的奇異氛圍,在你心版烙下絕美的印記。



記得你曾問過母親,為何種了好幾年的蘆筍好像在一瞬間消失了。曾經你們家的兩畝田都種蘆筍,你們附近的田也到處都是蘆筍,但好奇妙的,你們轉作玉米和地瓜後,附近的田地也變成了其他蔬菜的景觀,那些一度繁華盛景的蘆筍田一下子就從生活的視野裡不見了。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蘆筍田的版圖從家鄉突然消失了,台灣還有哪裡種蘆筍嗎?母親說,後來蘆筍的外銷不那麼好了,可能是中國或東南亞搶走了市場,農會不收購蘆筍後大家就紛紛轉作其他作物。蘆筍田在中部還是很多的,以雲林、彰化最多,供飲料廠商及本地市場的販售吧。

車行在這個聞得到海風淡淡氣息的濱海鄉鎮,你想起母親的話語,原來此地就是現今台灣蘆筍的大本營,不過與記憶裡家鄉那豪邁田野的氣勢相比,這裡多了秀麗,大抵是農作的艱辛讓田疇愈畫愈小,務農的只剩下老農,年輕人都到外地去了,太大的田也耕作不來吧。(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