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花塢

周豐堂 |2014.12.26
1636觀看次
字級

文/周豐堂

武陵這個地名,「止戈為武,高平為陵。」因一篇《桃花源記》而聲傳。桃花源,是陶淵明的理想國度,雖是虛構故事,但不會減損人們對它的嚮往,因此;自從有了一篇《桃花源記》,武陵不再只是一個地名,它賦予寄情,有著豐富的意涵。

「初極狹,纔通人。」「土地平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遂與外人間隔。」這是武陵給人的印象。一個地方若有了這些意涵就差足比擬。在中國有許多地方都名為桃花源,自己曾經到過湖南長德,那裡古稱武陵,一條沅江悠遠流長,那裡的山山水水,幽靜處就叫桃花源;也上過江西廬山,廬山距離柴桑咫尺,據信那裡是淵明構思桃花源的地方。雖然去過許多地方,但還是不知哪裡才是真正的桃花源?凡夫俗子要找的武陵,到處都是,而真正桃花源,可能只在心裡深處才有。

台灣中央山脈也有一個山林叫武陵。一九四九年國軍遷台,解甲的榮民來到這裡開墾,不知是地形關係,還是有人懷想著故鄉,這裡就叫武陵。武陵農場南北狹長,四境合圍青山,七家彎溪一水碧綠蜿蜒其中,谷中山屋紅瓦石牆,也雞犬聲相聞,裡面榮民穿藍布衫、卡其褲,究竟不同外人。其東崗上有一茶園,園心築有涼亭,亭上稍遠處種有幾棵喬木,只是不知是松是杉,鶴立於原生林中,每當冬天百木凋零時,唯獨其青翠,此人造景觀,數數,「一二三四五」,五柳先生看了會笑。

第一次走訪武陵農場是三十幾年前的事,彼時年輕,青壯的心想著自由,常為別人所不為,挑戰禁忌,雖然有時也莽撞成傷,但初試啼聲之樂怎會在乎。當時軍中禁止登山,有學長買了《百岳全集》,書裡的山林很吸引人,於是就有武陵四秀的計畫,借道武陵農場。當時武陵已見開發,阡陌縱橫,主要種植四時蔬菜,少部分桃李蘋果。這裡的榮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早忘記戰爭殺伐,當拿槍砲的手改拿起鋤頭時,也是一種恬淡自然,我們借宿武陵農場,聽老兵談笑當年,對武陵有了初步印象。

十年後又回到武陵,這兒稍起了變化,遊客增多。再回到武陵,心性都已不同,不再是背負重裝喬裝成山中遊俠,而是帶著一家大小往山上踏青,當時農場本部綠草如茵,喬松綠竹、水池噴泉,一派悠閒,而那座老兵的精神慰藉,一座塑像一派和氣拄杖迎人,我們在草地上以天為幕,以地為席,架設營帳等著夜晚星空燦爛。

來武陵閒逛,最常到的是煙聲瀑布,因這裡距離農場不遠,越過七家彎溪,從武陵橋上尋覓清淺裡的櫻花鉤吻鮭,便順步道走去,走一段不陡的山路,不久就可聽聞煙聲飛瀑的聲音。煙聲,那麼寫意的名字,煙聲能聞,聲傳如煙。在接近瀑布的地方有段山路平坦筆直,路旁巨木參天,那裡 視線豁然,一簾飛瀑映前,總讓人有不虛此行之感。記得第一次上桃山,那時山徑未闢,我們走在山陵線上,陵線經雨水浸洗,很是崎嶇;如今步道修築完善,路旁植栽成林,林蔭蔽日,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這個農場也種植一些景觀植物,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才成為今日熱門景點。農場唯一的一條道路,兩旁植有櫻花,而茶園圍籬也有茶花。櫻花,除了山櫻花還有粉紅佳人,這些行道樹早已成林,平時只是獨立寂寥,只能為行人遮蔭擋暑,但冬轉春來,百景蕭條時,櫻花一夕間爆放,紅一團粉一簇,爭奇鬥豔,煞是好看。山櫻開得早,在立春前後,粉紅佳人伴雨水而來,再加上桃花紅李花白,每年賞花遊客絡繹於途,櫻花季已成為武陵的盛事。

現在再來武陵,全為了櫻花。前年二月從網路上得知武陵花期,第二天便開車上山,一路忍受塞車之苦來到武陵,那年櫻花開得繁密燦爛,一點都不誇張,滿樹粉紅不見葉綠,而陽光穿不透,花下正可乘涼,當時的賞花人如潮水洶湧。又隔一年,櫻花季一到,陪著夫人瞎燈摸黑坐車上山,卻在思源埡口驚見春雪,銀妝粉飾山林,成了黑白的世界,到了武陵,人潮依舊,只是花紅不如當年,感受不到昔日的興奮之情。凡事都以新鮮為奇,任何事一經比較就會產生差別。

來武陵真的太多回了,每次都驚見它的變化,是多點世俗,少些樸素了。如今櫻花季雖然熱鬧,但商業氣息濃,已不是過去的山中歲月。這裡的榮民老去,當後繼無人時,只能任憑阡陌變成荒蕪;位於雪山登山口的茶園己毀棄成營區,提供遊人露營;若大的農場如今只剩幾片茶園和幾塊果園,眼前景,已全非,誰還記得這裡住有一群純樸的老榮民,他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

天下事都是一樣,封閉就是保守,開放就會變化,武陵也不例外。一年四季,觀光人潮來去,每個人都懷有不同念想,看來,只有七家彎溪的櫻花釣吻鮭仍如往昔。這群陸封性鮭魚,因地表隆起而留駐大甲溪上游,無力迴向大海。魚能如此,人就不能,因為我們有太多欲念。想想,桃花源若真有其事,漁人詣太守說明去處,那武陵怎麼就「不復得路」呢?想想人世間真沒有武陵,但每一個人內心世界應該還有桃花源,只是這片天地還能保存多久,就沒人知道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