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浩湖的小紅鮭

文/林心雅(Hsin-ya Lin) |2014.11.30
2416觀看次
字級
相遇.在北美大地 配對的小紅鮭不時彼此貼近跳雙人舞,圖中新娘好像在對新郎竊竊私語。圖/李文堯 (Wen-yao Li)& 林心雅
配對的小紅鮭不時彼此貼近跳雙人舞,圖中新娘好像在對新郎竊竊私語。圖/李文堯 (Wen-yao Li)& 林心雅
太浩湖南岸的泰勒溪遊客中心,每年十月初會舉辦科卡尼小紅鮭歡慶節。圖/李文堯 (Wen-yao Li)& 林心雅
近看綠冠紅袍小紅鮭,雄魚體型比雌魚大些,下巴較長,並略往上勾。圖/李文堯 (Wen-yao Li)& 林心雅
海拔近1900公尺高的泰勒溪上游,人們可近距離觀賞小紅鮭。圖/李文堯 (Wen-yao Li)& 林心雅

文/林心雅(Hsin-ya Lin)

終生陸封湖中

幾年前聽一位朋友說,在北加州的太浩湖(Lake Tahoe)可以看到小紅鮭魚。我第一個反應是:怎麼可能呢?紅鮭魚不是都要從大海千里迢迢洄游到河的上游產卵麼?太浩湖位於加州和內華達州邊界,而且海拔將近一千九百公尺高,是北美最大的高山湖泊,紅鮭魚怎麼游上去啊?

「我說的可不是一般紅鮭魚

(Sockeye Salmon),而是另一種『科卡尼紅鮭魚』(Kokanee Salmon),是陸封型的小紅鮭,就像台灣的櫻花鉤吻鮭……」朋友用台灣的國寶魚來比擬,立刻令人茅塞頓開。朋友還說,這種小紅鮭在十月中上旬會開始洄游至太浩湖的支流水系上游產卵,而在此湖南岸的泰勒溪(Taylor Creek)遊客中心,為了歡迎小紅鮭回家舉行最後的生命盛典,在每年十月初會舉辦「科卡尼小紅鮭歡慶節」呢。

溪水清澈見底

禁不住好奇心驅使,我們在節慶周末清晨,從南加州往北開了七百公里、近十小時車程,一路翻山越嶺,終於來到名聞遐邇的太浩湖,拜GPS之賜,很快就找到泰勒溪。

泰勒溪是一條不怎麼起眼的湍淺小溪,寬僅數呎,溪水清澈見底,平坦河床布滿細沙和礫石,溪岸植被蓊鬱茂密,綠葉樹枝低垂至水面。最神奇的是,從柏油公路旁的路橋,就可以看到溪底的小紅鮭。

啊,生平第一次見到小紅鮭,那獨特的外型,和我在阿拉斯加見到的大紅鮭魚簡直一模一樣──繁殖期間變得鮮紅的魚身,呈橄欖綠的魚頭;雄魚的特徵尤其明顯,魚背明顯隆起,魚下巴微微上勾。難怪大小紅鮭學名都是Oncorhynchus nerka,只不過,體積大小有顯著差異:由海溯河的大紅鮭身長可逾八十公分,而陸封型小紅鮭平均不到三十六公分,體積更是不止縮小一半。

忍不住探了溪水溫度,果然十分冰涼,想必是周圍高山融雪傾洩而下,注入此溪所致。

樂活在淡水中

其實太浩湖支系溪流共六十三條,泰勒溪只是其中一條,但太浩湖高達九成五的小紅鮭,都會洄游至泰勒溪上游產卵,生物學家認為,原因可能是此溪的自然環境條件較佳,例如溪水清澈而少淤泥,溪床礫石大小適中,還有水溫、水流較適合等因素,比其他支流水系更適合小紅鮭的繁衍。

小紅鮭的英文俗名「Kokanee」,是源於加拿大西岸的北美印地安人語言,意思就是「red fish」(紅魚)。牠們原產於阿拉斯加至華盛頓州、奧勒岡州的內陸地區。不像大紅鮭魚的成年期都在大海度過,科卡尼小紅鮭一輩子生活在淡水中,是「非溯河性的」鮭魚。而因淡水溪湖中的食物有限,自然演化的結果,牠們的身型便相對嬌小許多。

其實小紅鮭是在一次意外事件後才被引進太浩湖的,一九四四年因太浩城(Tahoe City)的魚孵化養殖池水大量溢出,小紅鮭便游進太浩湖,三年後,小魚竟洄游至孵化池附近產卵,人們才發現原來小紅鮭能在太浩湖生存下來。

壽命二至四年

小紅鮭產下的卵,所需的生存環境條件和大紅鮭類似,都需要乾淨和含氧量高的清冷溪水,以及礫石灘河床才得以發育成長。牠們在金秋十月產卵,經過約一百天孵化期,魚卵孵化成狀似蝌蚪的鯫(alevin),但此時蛋囊仍附在身上。

也在此時期,牠們熟習泰勒溪的「味道」,烙印腦中成為日後返鄉的「本能」。再過兩三周,蛋囊養分都被汲取光了,鯫便成為魚苗,並在溪裡待上兩三周,學著如何覓食,之後就能長成幼魚,開始游入太浩湖。

還未發育完全的小紅鮭,全身呈現銀藍色,以湖裡的浮游生物為主食。經過二至四年成長期,待發育成熟並準備交配之際,生理會產生顯著變化──魚身轉紅,魚頭和尾鰭變成橄欖綠。牠們一群一群從湖裡回到泰勒溪,並且會回到離出生之地很近的地方準備產卵。

自然生生不息

換好綠冠紅袍的新娘新郎將不再進食,全心全意專注於傳宗接代。一旦配了對,選到了合適的產床,雄魚在旁固守地盤,雌魚用尾巴掃開河床礫石,將卵產在底下,雄魚負責及時讓卵受精,兩魚再齊心合力用礫石覆蓋受精卵。

這般產卵過程重複進行多次。平均而言,一隻兩歲大雌魚約可產下四○○個卵,三歲大可產下八○○個卵,四歲大可產下一二○○個卵。一旦產完卵,雌魚數天後即死亡,雄魚最多活不過兩周。雙親屍體在溪中分解,為下一代提供養分,也成為其他動物如小浣熊、小土狼、老鷹等的食物來源。

下到溪畔,離小紅鮭僅咫尺之近,溪水幾乎觸手可及。始終覺得鮭魚返鄉傳宗接代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心存感恩,能如此親近觀察美麗的小紅鮭,見證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奇妙循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