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粉絲 節日的意義《Monty The Penguin》

文/楊鈺崑 |2014.11.29
1153觀看次
字級

文/楊鈺崑

時序入冬,英國百貨公司John Lewis,每年耶誕節都會推出精采的微電影來吸引顧客,今年也不例外,以「小孩與他的企鵝」為主題、十一月六日甫在YouTube播出的影片《Monty The Penguin》(http://www.youtube.com/watch?v=iccscUFY860),短短三天就已累積超過六百萬人觀賞,受到熱烈回響。

影片一開始,小男孩正津津有味地看著螢幕上播出的瑞士知名黏土動畫《企鵝家族》(Pingu),鏡頭往身邊一轉,原來男孩竟有隻企鵝夥伴!他們一同捉迷藏、玩積木、跳彈簧床、到公園散步、踢足球,偶爾小男孩還把早餐的熱狗偷偷餵給企鵝吃,感情之好,令人稱羨。

但漸漸地,男孩發現企鵝常常怔怔望著某處發呆,在看電視時,在滑雪時,在坐公車時——那是一對對伴侶深情相偎的情景。於是男孩決定送給企鵝一份特別的耶誕節禮物……

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在於它重新提醒了觀眾節日的真正意義,在於情感:是相聚、是分享、是夢想。這些跨越語言與族群的共同感受,讓影片毋需任何文字或旁白,光靠影像本身就能述說一個精采的、所有人都能懂的故事。

尤其影片最後,觀眾看到原來男孩的企鵝是隻略帶骯髒的舊玩偶,更是勾起許多人的童年記憶。小時候誰沒有一個心愛的玩偶呢?不管是布的、塑膠的、鐵皮的,我們總把「它」視為最親密的夥伴,想像著許多精采的故事。而身上那些髒髒的指痕,其實正是備受鍾愛的證明。

這部微電影同時也給台灣影像工作者很好的反思。近年來,台灣的影視作品常常被批評「地域色彩太強」、「走不出去」,然而,果真如此嗎?其實在地化的故事,如果能以人類共同的情感、記憶甚至人生經驗 為核心,何需擔心其他國家的觀眾看不懂?而這不是一個傑出的影像作品,本來就該具備的基本條件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