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法庭開庭審理時,只有法官、律師、被告或證人看得到的筆錄、證據或照片,為讓所有旁聽的人都可看到卷證,了解法官判決理由,司法院在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台南地方法院試辦科技法庭,除了採用投影技術,還有延伸法庭和卷證掃瞄。
台南高分院院長鄭玉山說,「透明就是信賴」,今後將逐年推廣到各地法院。
以往遇到重大或爭議事件,開庭時除了訴訟當事人,還有親友或聲援的群眾。延伸法庭利用電腦和攝影器材連線技術,將一個法庭開庭的畫面和聲音,連線到其他法庭,讓更多的人看到同步轉播的開庭實況。
台北地方法院今年四月審理前檢察總長黃世銘涉及違法監聽案時,就使運用延伸法庭技術,將法庭擴大成三個,容納眾多旁聽民眾和媒體記者。今後,法庭規格即可統一,不需要蓋大大小小不同規格的法庭。
卷證掃瞄是將書面證據、照片、筆錄等掃瞄數存檔,開庭時,律師同時用平板電腦和法庭電腦連線,投影秀出答辯證據、畫面,檢辯攻防變得立體化,讓案件當事人明瞭訴訟進度。掃瞄存檔的數位卷證結合電腦和投影技術稱為法庭數位卷證提示系統。
台南高分院統計,實施數位卷證提示系統後,在法庭出口對當事人和律師的問卷調查,滿意度都超過百分之九十三;其中,認為有助於「聚焦主要爭執事項」的當事人百分之九十六、律師是百分之九十四;高達百分之九十六的當事人和百分之九十四的律師認為有助「提升司法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