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教父陸徵祥史料 破損告急

 |2014.10.15
3413觀看次
字級
巴黎和會歷史鏡頭,團長陸徵祥(前排右三)、駐比利時公使魏宸祖(前排左二)。圖/蕭白雪翻攝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曾擔任過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參與過巴黎和會會談等重要歷史事件的陸徵祥,生前將畢生資料全留在比利時,比利時政府今年將陸徵祥文物列為國家文物,卻被友人後代發現部分檔案資料遭破壞、損毀,中央研究院最近派人親訪修道院,盼能合作保存中華民國珍貴史料。

一八七一年出生的陸徵祥,曾擔任清朝派駐俄國的翻譯官,在俄國期間認識比利時外交官的女兒培德,不顧使館反對堅持和培德結婚;武昌起義後,他曾與其他駐外使館大臣聯名電請清帝遜位。中華民國建立後,他返國擔任外交總長(即現外交部長),中華民國外交部體制,最初便在他手中完成,他還曾在袁世凱稱帝期間,擔任過短期國務卿職務。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巴黎和會,陸徵祥以外交總長身分率領當時的駐美代表顧維鈞、駐英公使施肇基、駐比利時公使魏宸祖等人參與談判。巴黎和會後,陸徵祥為了照顧生病妻子而辭職,並為此從中國遷居比利時。

太太過世後,他在比利時成為神父,還曾在二戰期間協助收留遭納粹迫害的比利時人,過世前他將畢生所擁有的資料文件、書信往來、書畫金石作品等全留給修道院,他的遺體也葬在布魯日的聖安德魯修道院。

修道院內雖有一小部分規畫為陸徵祥文物館,並在今年獲比利時政府列為國家級文物。但因修道院內的神父年紀逐漸老邁,連曾照顧過陸徵祥的神父如今都已無法照料這些史料,還有些文件、書信都出現遭人撕毀、破壞等情況。

近年來協助整理陸徵祥文物的魏宸祖後代得知後相當憂心,日前回台灣時跟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人員談起此事,希望能藉由中研院的技術,共同保存這批珍貴但脆弱的史料檔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