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涅槃曲《佛說阿彌陀經》

釋惠敏 |2014.10.06
2758觀看次
字級

文/釋惠敏(法鼓文理學院校長)

由錢南章教授編曲創作,二○○二年榮獲第十三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的「佛教涅槃曲」——《佛說阿彌陀經》合唱曲,曾於二○○一年十一月由台北愛樂合唱團於國家音樂廳演出,本文係惠敏法師於演出前所作的引言介紹。──編按

「安魂曲」(拉丁文,requiem)的本意是「安息」之意,是羅馬天主教堂為死者而作的彌撒儀式,也用於稱呼此種彌撒儀式樂曲的形式。許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札特、佛瑞和布瑞頓(Britten)都有寫過安魂曲。

印度佛教的傳統,於葬亡時,多諷詠《佛說無常經》,闡說人生無常,老病死難免,應放下執著,則能體悟不生不滅(涅槃),寂靜解脫。以如此教義,超度亡者並且寬慰生者。

二世紀左右,佛教的文藝大師馬鳴菩薩,將諷誦佛經的儀式分三段(也稱「三啟」)進行。首先,以偈頌禮讚三寶,其次正誦經文或咒語等,最後陳述迴向發願(或偈或文)。從此之後,成為佛教儀式的基本結構。

中國佛教則由於念佛求生西方阿彌陀佛國淨土的法門流傳很廣,所以諷詠《佛說阿彌陀經》較普遍。此次,曾以《馬蘭姑娘》榮獲金曲獎「最佳作曲人」之錢南章教授,得到期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採用目前台灣佛教界超度亡者唱念儀式,創作此匯集中西風格的大型合唱曲《佛說阿彌陀經》。

全曲包含:①序奏,②蓮池讚,③淨身業真言,④淨口業真言,⑤淨意業真言,⑥安土地真言,⑦普供養真言,⑧開經偈,⑨佛說阿彌陀經(主文,一八五八字),⑩南無阿彌陀佛,⑪往生咒,⑫彌陀讚,⑬讚佛偈,⑭大慈菩薩發願偈,⑮三皈依,⑯回向偈,⑰尾聲等部分。

因此,基本上,仍然保有印度佛教「三啟」的傳統。

①序奏~⑧開經偈,是屬於第一段「禮讚三寶」的意義;⑨佛說阿彌陀經~⑪往生咒(乃至⑫彌陀讚,⑬讚佛偈),則是正誦經文或咒語的主體;⑭大慈菩薩發願偈~⑰尾聲,則是第三部分,陳述「迴向發願」的表達。

其中,③淨身業真言,④淨口業真言,⑤淨意業真言,是以「真言」(神聖語句)表達佛教禮儀中的三個基本要素——身「禮拜」、口「讚誦」、意「觀想」,使得三業清淨。

超度亡者的主體經文——《佛說阿彌陀經》是⑨佛說阿彌陀經。其內容是敘述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之清淨莊嚴,而勸念佛往生的經典。

阿彌陀(Amita無量光、無量壽)佛,因宿世的誓願,以及無數劫修菩薩行,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此佛土千百種欄楯、羅網、寶樹遍滿。又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微妙香潔的蓮花開放。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

佛力變化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

阿羅漢與諸菩薩眾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若能深信發願,念阿彌陀佛名號,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即得往生彼國;同時六方諸佛各出廣長舌相,證明釋迦佛所說真實不虛,並對念佛眾生同加護念等。

其實,此經典蘊含著「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深理,讓我們藉由念佛的信願力,了悟無常,放下自我執著,體悟寂靜解脫,阿彌陀佛的慈悲、智慧,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皆可在我們現前一念心中出現。

對於死亡,不看作是人生最大的失落,而是人生最大與最後的布施;它也不是最痛苦的過程,而是一種人生最深奧的學習。

錢南章教授之全曲編制,包括台北愛樂合唱團一百二十人、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三十人,及四位打擊樂器,所使用的樂器包括:大鼓、大堂鼓、罄、碰鈴、木魚、十六個Tom Tom鼓、一百個本土牛鈴,西藏長號、泰來鑼、雨棍、拍板等,以製造出各種不同的音響效果。

全曲約有三十分鐘,氣勢磅礡,蕩氣迴腸,實在是佛教音樂的一大鉅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