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硯有創意 洮硯開發商機

 |2014.09.20
1055觀看次
字級
巨型西遊記洮硯硯台在蘭州蘭洽會展覽館亮相,這個硯台由甘肅省洮硯硯台工藝師花費三個月時間完成,闡述西遊記中的經典故事,硯台長一點三公尺,寬一點二公尺。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新華社日前報導,中國大陸近來興起的漢字熱,讓「硯王」趙成德看見了「洮硯」的商機。

甘肅洮硯和廣東端硯、安徽歙硯並稱中國三大名硯,其中以洮硯的歷史最悠久,它質地堅韌細膩、紋理清晰,連北宋大文豪蘇東坡也曾讚嘆:「洗之礪,發金鐵,琢而泓,堅密澤」,可見洮硯深受人們的喜愛。宋代著名書法家黃庭堅就曾寫詩讚道:「久聞岷石鴨頭綠,可磨桂溪龍文刀。」詩中的「岷」,正是趙成德的故鄉岷縣一帶。

報導中說,過去數十年來,隨著硬筆取代毛筆成為主要的書寫工具,舞文弄墨成了少數書畫愛好者的專長,洮硯幾度面臨生存危機。後來因電腦普及,讓許多人更加擔心下一代可能連硬筆字都寫不好,於是促使中國漢字聽寫節目崛起,進一步帶動書法熱,連教育單位也提倡「書法進課堂」活動。

趙成德於是從中看到商機,過去三十多年來,他打造出許多引人注目的硯中「航空母艦」,如今他返璞歸真,著力打造一方方古樸簡約、可在掌中把玩的小硯。

「近幾年公司製作的精美大硯台出現了積壓。而漢字熱、書寫熱帶動又一輪傳統文化復興熱潮,為製硯行業再次突圍帶來契機。」趙成德說,他注意到愈來愈多的書畫初學者、愛好者到文房四寶市場上尋求購買一方實用、物美而價廉的硯臺。

新華社記者造訪位於甘肅的洮硯開發公司,見到趙成德口中的「小硯台」,精緻而又簡約,有的因石形如腳印而被製成「踏石留印」狀的硯池;有的因石上有一輪淡黃色的小圓而被命名為「李白望月硯」,用手撫摸,硯池同樣溫潤如玉。

公司一位資深硯匠說,這種名為洮河奇石硯的袖珍小硯,有些乍看是青、紫砂岩,開膛後竟然顯示青、綠、白、黃等諸多玉質,有的淺黃石皮下開出赭紅如瑪瑙的硯池。

這些硯台不僅實用,也與普及度高的奇石收藏結合,讓硯台不僅可做文具,也是收藏、陳設、傳家、饋贈的藝術珍品,滿足多重需求,重新找到「雅俗共賞」的生命力。

在蘭州市書畫文具的集散地城隍廟市場,一個個體形小、實用古樸的洮硯擺在各個店舖的醒目位置。城隍廟市場一位文房四寶店的老闆告訴記者,與動輒上千元的大硯相比,這些小硯銷路廣,出售快,已成為許多體驗和學習傳統文化者的新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