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老師 讓孩子走出去

 |2014.09.13
723觀看次
字級

【新華社電】吃完糌粑炒麵、喝了一碗酥油茶,布窮套上紅色的運動衣,來到了學校操場,穿著鮮豔藏服的學生已開始晨練。三十歲的布窮來自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拉布鄉中心寄宿學校,目前是該校四年級的語文和體育教師。在這個海拔將近四千公尺的學校裡,他和其他老師一樣默默盡自己的本分。

「我出生在高原牧區,其實在學生的身上,我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布窮說,高原地區氣候惡劣,山高路遠,教育資源也相對匱乏,很多牧民不識字,他深知學校對於牧民子女的重要性。

二○○六年,從河北秦皇島學院畢業後,布窮當過導遊,也曾到內地的學校實習,但他始終堅信:家鄉的孩子需要老師。二○○八年,他回到家鄉。由於家遠,和很多老師一樣,布窮平時就住在學校宿舍裡,一個月才回家一趟,每次回家,他都得走近一百公里的山路,道路旁的格拉山經常出現坍方。

「這裡的牧民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我知道牧民的艱辛。雖然這裡的日子相對單調,但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子讓我感到充實。」布窮說。二○一○年玉樹發生七點一級地震,學校很多建築成為危樓,他們也曾在帳篷內上課。布窮說,雖然地震讓許多孩子失去父母和兄弟姐妹,但孩子依然樂觀、向上。

讓孩子走出大山,看外面的世界是這裡的老師的共同願望。四十四歲的普夏是稱多縣珍秦鎮中心寄宿制小學的藏文教師。他和學生在一起生活超過二十五年,他感覺是自己離不開這些孩子。

這個珍秦鎮有十一個行政村,鎮上最遠的村落離學校近一百公里,孩子只能在寒暑假與父母相聚。普夏說,他傳授知識給這些孩子,但孩子有時也是他的老師。「離開父母在外求學的日子裡,孩子變得堅強、懂事,他們就像草原上的格桑花,含苞綻放。」普夏說。近日幾場秋雨後,高原略有寒意,當地農牧民到了收穫季節,開始收割青稞,普夏希望自己也能辛勤耕耘,盼望來年的收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