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減法玩傳藝 王嘉明無限大

郭士榛 |2014.08.04
2479觀看次
字級
王嘉明 1971年生於台北,台大地理系、北藝大劇場藝術研究所導演組畢業。現為「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團長,北藝大和台大戲劇系兼任講師。 圖/莎妹劇團提供
王嘉明首次執導的崑曲《南柯夢》。 圖/莎妹劇團提供
二○一○年王嘉明執導的莎妹《膚色的時光》,獲得台新藝術獎的年度表演藝術獎。 圖/莎妹劇團提供

【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以「愛玩」出名的劇場導演王嘉明,今年玩很大,接掌策畫傳藝金曲頒獎典禮。面對備受讚揚的第二十五屆流行金曲獎,王嘉明並不畏懼,他認為,壓力一定有,但流行金曲和傳藝金曲有分別的,王嘉明要運用傳統和藝術無限大想像空間的美,策畫傳藝金曲頒獎活動和舞台,呈現傳藝金曲特色。

傳統藝術 最美是想像

王嘉明指出,傳統和藝術最美的地方就是「想像」,傳統戲曲光憑一桌二椅就能幻化出各種場景,重視精神性的想像和開拓可能性,這就是傳藝金曲與流行金曲最大不同,這也是傳藝金曲堅持的核心價值。

王嘉明說,「流行金曲以直接和大量的平面和視覺的氣魄刺激視聽,傳統金曲則以簡約和純淨氣質激發群眾的想像,流行多是用加法,傳統多是用減法,絕對不能以物質性的單一價值去評斷一個典禮。」

簡單設計 留白具當代感

打破一般人對「傳統」刻板印象,傳藝金曲獎頒獎回歸表演藝術,以清新、現代風格,詮釋、展現傳統與藝術的意象。王嘉明透露,傳統藝術的想像空間很大,因而採「簡單」做為設計元素:留白、同心圓與人聲。

以「留白」的視覺概念,擺脫常見的中國紅和傳統樂器的符號,凸顯傳統的大器,給人清爽、乾淨的視覺效果具當代感,予此屆傳藝金曲獎的初生形象。

舞台上不用具體符號,而以同心圓,呈現傳統如木紋年輪般的悠遠穩固,為音樂的基底;藝術概念如漣漪般四處擴散;如黑膠唱片刻痕,記錄音樂記憶,也提示新增的最佳錄音獎。

頒獎典禮以「人聲」做為串連節目的主軸,王嘉明說,表現傳統和藝術可將音樂單一元素透過不同創作者、不同編曲、不同概念發揮極致,呈現多元繽紛色彩。

「頑童」王嘉明在台灣劇場界眾所皆知,他是劇場中生代導演中代表人物,他並不是學戲劇出身,大學讀的是地理,從小喜歡表演,大學參加話劇社就進入劇場工作。王嘉明認為,他喜歡接受新的思維邏輯,也喜歡了解每個人獨特的感知及欲望。

崑曲功夫 著實被嚇到

大學畢業曾任廣告和MTV副導、表演指導及商業場和大型活動導演,王嘉明不喜歡資訊流動量大的商業速度及淘汰率,他決定回到懷念的劇場。王嘉明說,喜歡做劇場因可不斷學習,積極與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如舞蹈、影像、崑曲、歌劇、國樂團、弦樂團、視覺裝置藝術、復興劇校雜技團、DJ、VJ、地下樂團等,嘗試打破藝術間藩籬。極度愛「玩」的他總在實驗,喜歡將一個議題放大收集,捲入所有的可能性,譜出變奏曲。

持續參與劇場創作與實驗十餘年,王嘉明始終站在傳統與創新的邊緣,大眾與前衛的交界。長年執導現代創作的王嘉明,直到二○一二年和江蘇省演藝集團、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執導崑曲《南柯夢》時,大家才知他喜歡傳統戲曲,王嘉明說,大學第一次欣賞到崑曲演出,被細緻的表演、服裝、空間走位、詞曲、咬字的節奏、結構而嚇到,那是一種真正的功夫,是現代劇場人少有的功力。

近年王嘉明所接觸的工作大都和傳統藝術有關,今年王嘉明和布袋戲結合,執導《聊齋聊什麼哉?!》,他說:「對我來講,傳統技藝、基本功很重要,編排好看,就是美。」

對於人生方向,王嘉明從不訂出目標或懷抱夢想,尤其是創作就是面對未知,應該像背包客,去之前先做很多功課,一邊旅遊一邊尋找旅途中的風景,找出可用的素材。

王嘉明執導的《南柯夢》今年入圍傳藝金曲的出版類,他內心忐忑,很怕又像二○一○年執導的莎妹《膚色的時光》入圍台新獎,頒獎典禮上宣布他得獎,正在現場做導演兼舞監旳王嘉明只好穿著工作服領獎,今年他仍期望獲獎,縱使再著工作服上台也不怕,他期望八月九日在中山堂舉辦的「傳藝金曲頒獎典禮」能受到大家肯定。

小檔案

王嘉明

1971年生於台北,台大地理系、北藝大劇場藝術研究所導演組畢業。現為「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團長,北藝大和台大戲劇系兼任講師。

近年編導作品:崑曲《南柯記》、《李小龍的阿砸一聲》、《麥可傑克森》(2010年台北藝術節,常民首部曲)、《王記食府》、《膚色的時光》、《殘, 。》、《文生 梵谷》等數十部戲。

作品《膚色的時光》獲第8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百萬首獎。《殘, 。》獲2008年台新藝術獎「評審團特別獎」,並4度入選「年度十大表演藝術」。《Zodiac in Developing》所參與的高雄美術館策展「城市漂旅:釋放與失落」獲選2005年台新藝術獎「年度七大視覺藝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