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要先找出病因,去除病因後,再補充如牛蒡根的疏肝因子,就能助肝「排脂」。圖/陳正興
妙方1補充「疏肝因子」,幫助肝臟排出脂肪
患有脂肪肝怎麼辦?首先你得先確診,了解自己是單純的脂肪肝,還是由其他肝炎所引起?這兩者的治療方法並不相同。
如果是單純的脂肪肝,第一步得先「除去病因」,你可從「脂肪肝的高風險群」一表中,找出自己的病因,若為高油、高澱粉飲食者,得先調整飲食習慣;若是常喝酒的人,就必須戒酒。唯有從根本除去病因,才能避免脂肪繼續在肝臟囤積。
此外,我們還可以運用營養素與中草藥來助肝「排脂」,像是維生素B6、維生素B12、膽鹼、綠茶、碘、鎂、蛋氨酸、兒茶素、蒲公英根、牛蒡根等;這類成分在自然醫學裡稱為lipotropic factors,中文翻譯為「疏肝因子」。若再搭配超級排毒配方或草本排毒配方,可活化肝臟機能;或是再補充綜合抗氧化劑,如天然硫辛酸(R-ALA)、維生素C、槲黃素、維生素E、兒茶素、乙醯半胱胺酸(NAC)等,則可促進粒腺體功能,控制發炎、防止肝細胞壞死,讓肝臟更快恢復健康。
妙方2緩和的有氧運動,促進肝脂肪消退
先前提到,劇烈運動會使脂肪肝惡化,但是不運動也一樣,所以我們必須緩和地運動,尤其是低強度、長時間的有氧運動,可有效降脂減肥、促進肝內脂肪排出,例如:騎腳踏車、健走、緩和上下樓梯、打羽毛球、跳繩、跳舞和游泳等。
脂肪肝患者可根據運動後的勞累程度和脈搏跳動數選擇適當的運動量,如果運動後有輕度疲勞感,但疲勞感會於十到二十分鐘消失,不會影響食欲和睡眠,就說明運動量是合適的;若運動後感到十分疲乏、四肢痠軟沉重、乳酸堆積、頭暈,甚至還會影響食欲與睡眠,那就表示運動太過激烈。
妙方3搭配中藥、針灸,加強肝臟消脂
中醫在脂肪肝的治療上也有相當的效果,依症狀可選用不同中藥配方與針灸穴位。中藥方面可考慮柴胡疏肝散、逍遙散、香砂六君子湯、一貫煎或桃紅四物湯;針灸則可考慮太衝、行間、腹哀、大包、章門、其門、日月等穴位。不過,如想搭配中醫調理,一定要找專業的中醫師,不可自作主張配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