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思源 台灣早期打拚人的落腳地

口述/張守玉 文/蹇婷婷 |2014.07.20
1452觀看次
字級

口述/張守玉 文/蹇婷婷

早年三重埔是個雜草叢生的地方,人口稀少,發展性不高。而台北市屬於大都會區,大多數的人口都聚集在台北市;相對的,三重不論是居住或生活消費都很低廉,況且離台北市只一水之隔,交通方便,討生活容易,自然成為出外人打拚的落腳地。

這些出外人有來自台灣中南部、金馬、澎湖等地的人,尤其是雲嘉地方人士特多。

從大陸逃難來的外省人,和隨軍隊撤退來台的部隊軍眷也在三重落戶。竹籬笆內的眷村外省人,和來自全省各地的本省人、客家人、原住民、外國人,都來自不同的原鄉,說的語言南北不一,但是生活在這裡的人,都能水乳融合,相互照應。我和弟妹們都能說一口流利的閩南語,就是因為鄰居同學幾乎都是閩南人。

台灣在六○、七○年代,十大建設興起,省政府推動「客廳即工廠」的經濟運動,造成小資工業興起,三重全面總動員,各式中小型家庭加工廠林立,有專做螺絲、鑄模、電焊、電鍍、車床、塑膠射出成型等半製成品的零件工廠,及布匹成衣工廠。

這些來自四面八方出外討生活的人,各個能吃苦耐勞,只要機會來臨,無不全力以赴。難怪三重成為「黑手創業,白手起家」的夢想地。

過去經常有人問我:「你住三重埔,那不是很多大哥出沒的地方嗎?」我也曾聽說過,我的一位小學同學的大哥,在三重夜市吃宵夜時,因為多看鄰桌客人幾眼,當場就被那夥人亮出尖刀、扁鑽給殺死。這裡真是一個刀光劍舞的地方。

雖然很多人對三重的直覺是「江湖味很濃的地方」,但是這裡也出了不少影視、藝文方面的人才,如我所知的大明星林青霞,就住在我泉州街家的巷口,我還曾經是她的家教老師;其他還有帽子歌后鳳飛飛、老牌歌手洪一峰、玉女歌手尤雅、歌仔戲名演員司馬玉嬌等人都曾住過三重。

這是一個充滿包容力的城市,近年來更成為台北市最重要的衛星城市,也是淡水河畔最璀璨的明珠。這個原本位於淡水河左岸的小小農業聚落,竟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內,由原先的不毛之地,人口稀少,歷經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中國大陸人口大舉遷徙台灣的衝擊,以及隨著工商業發展,吸引到三重埔落腳的大量島內移民,搖身成為台北市近郊繁華的工商重鎮。

我的父母親由一無所有,來到此地安身立命,培育子女成為社會的中間份子。對三重這塊孕育我們成長茁壯的土地,我有說不出來的感激。

(摘自《茱萸花》 ,博客思出版)

作者簡介

張守玉

祖籍山東日照,一九四八年八月出生於上海,少年與青年時期在台灣成長、受教育,後留學與旅居美國三十多年,曾任密蘇里大學土木工程系環境工程助理教授、北卡農工州立大學土木系副教授,目前是北卡農工州立大學土木系教授、美國能源部講座教授,在環保教育與研究領域上頗有貢獻。

蹇婷婷

曾任雜誌總編輯、書籍出版總編輯、文教基金會董事、出版協會理事。目前專職家族史撰寫及文創企畫工作,戮力推廣快樂閱讀、文字療癒書寫課程及專題演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