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薪世代 台灣年輕人的世界變小了

韓良露 |2014.06.29
1715觀看次
字級
台灣年輕人的世界似乎變小了?!圖/朱全斌

文/韓良露

為什麼有的城市會堅守大意識不肯變小,有的城市卻願意由大而小?我發現這和城市的自我認同的性別身分有關,城市的集體意識如果是陽性的,例如紐約,就會堅持要當大男人。但以小自居的城市則是陰性的,不怕當小女人。小京都叫起來很美,京都也是女人意識強的城市;小巴黎也講究女人當家做主。

從大與小可看出城市的性格和文化,也看得出人類對歷史與時代的看法。在艱難困苦的時代,人們都必須以大時代壯膽強身,經過一、二世界大戰的人們,都是活在大時代考驗的人們,個人的小歷史、小日子、小生活、小時光,只會被巨流河的大時代淹沒。

大時代、大歷史也是陽性的,男人當家做主的,通常和男人愛發動的戰爭、革命、暴動相關。「大」是辛苦的,但「大」可以安慰人心的是,「大」總是和偉大相連,當人們仍受大歷史能量的牽引,總會覺得大是有價值的,例如大國大民大愛大願大忠大烈大賢大德等等都是好的。

相反地,小卻一直被小看,只有陰性的文明與城市,才不怕被渺小化、微小化、嬌小化,像小女人過去一直在大男人創造的大歷史、大時代的邊緣過活。有的城市,文明以小自保;但有的城市,文明卻是看通、看破大時代、大歷史的大悲情或大謊言,寧願小而安、小而美。

台灣從九○年代左右起,逐漸有了被動與主動的縮小意識,尤其是台北,慢慢變成了小台北,也許是因為大中國的崛起,相對地覺得自己變小了,也許是年輕人受卡爾維諾與村上春樹的影響,九○年代前文青的大論述逐漸轉變成小命題。

台灣日常生活中開始湧現各種小事物的小名:小清新、小時光、小宇宙、小日子、小旅行、小自由、小確幸、小筆電、小藝埕、小白兔、小革命、小創業等等。

年輕人的世界變小了,有不得已也有心甘情願的小理想,因大人的世界不再那麼可靠,曾經被當成大企業指標的面板與Dram 兩兆雙星產業已是大錢坑;指責年輕人愛開小咖啡館的大企業老闆的公司頻傳跳樓與暴動事件;從小有大志願一路向上爬的總統坐牢了。當年輕人領的工資十八年凍漲成為「小輕薪」時,年輕人怎麼會不去認同「小清新」呢?

最近主張大破大立的《破報》雜誌的一幫大憤青,大嘲小諷了台灣小文青對小的迷戀,引發了我思考城市與文明的大小比一比,年輕人能大小通吃最好,最怕變成大小沒得吃。

(摘自《文化小露台》,有鹿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韓良露

美食家、旅行家、生活家、作家、非典型知識分子、公益文化推廣者;種種興趣、專長、投入與身分,讓她成為豐厚多元的文化人。

2006年起,以藝文社會企業方式介入推廣、舉辦超過千場文化活動,採多元面向、獨特、創新且深入的方式重新詮釋在地文化。2013年,榮獲「台北文化獎」個人獎,被盛讚為「城市的文化魔術師」。2014年夏天出版《文化小露台》與《台北回味》二書,開啟另一階段的文化寫作與工作,追求人生與社會的真善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