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詩話】 詩聖杜甫 入門依舊四壁空

吳東權 |2014.02.20
1939觀看次
字級

 家喻戶曉的杜甫(西元七一二七~七○年),今河南人,字子美,是唐初狂傲詩人杜審言之孫。他不僅是唐代第一大詩人,就是中華文化三千多年來的詩史上,他也是老大,常人以「李杜」並稱李白與杜甫,不稱「杜李」的緣故,並非李詩比杜詩好,而是在年齡上,李白比杜甫大十二歲,所以把李白擺在前頭。

 杜甫存詩一千一百四十一首,他的詩反映現實,流露真情,宣洩塊壘,而且句順詞淺;平民視野,含意深沉,表達曠逸,所以杜詩中很難找出幾句艱澀奇罕的詩句,也看不到鑿經探典的名詞,像他的名詩「三吏——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是多麼寫實地用詩句襯托出民間疾苦、人生無奈!讀後無不令人一掬辛酸淚。

 他雖然曾說「語不驚人死不休」,但是他的本性沉穩忠厚,不像李白那樣任性不羈,所以用句很少出現狂妄夸飾的形容詞,也沒有神妙玄奇的幻想句,總是不悖常理、依據事實、措辭含蓄、隱約諷諫,如〈贈花卿詩〉云:「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此詩看來好似在讚美錦城的音樂之美妙,人間很難聆聽得到,其實此詩乃在諷勸成都花敬定(成都尹崔光遠的部將),他因功而驕,目無尊上,竟潛越皇規,演奏天子的御樂,杜甫的詩意是說:「這些曲子只應在皇宮裡聽到,民間怎麼可以演奏皇家音樂呢?」他的詩頗多採此法,以隱喻暗示表達內心的觀點。

 杜甫比李白小一輪,對李白非常敬仰,我們從他的〈冬日有懷李白〉、〈春日憶李白〉、〈夢李白二首〉、〈天末懷李白〉、〈寄李白十二韻〉、〈不見〉、〈送孔巢父兼呈李白〉等詩中,可以看出他倆的情誼,因此,他的詩思,難免在不知不覺中也受到李詩的影響,最顯著的是杜甫也模仿了李白用「君不見」這個詞。

 「君不見」一詞入詩,最先似乎是鮑照所創舉,李白很欣賞鮑參軍,就模仿了他的句子,在李詩中用了好幾首;杜甫崇仰李白,於是也用了很多句「君不見」與「君不聞」,在詩中顯得格外搶眼,不妨舉例看看:

 〈石犀行〉:「君不見秦時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石筍行〉:「君不見益州城西門,陌上石筍雙高蹲。」

 〈杜鵑行〉:「君不見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鵑似老烏。」

 〈白絲行〉:「君不見才士汲引難,恐懼棄捐忍羈旅。」

 〈兵車行〉:「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沙苑行〉:「君不見左輔白沙如白水,繚以周牆百餘里。」

 〈去矣行〉:「君不見韝上鷹,一飽即飛掣。」〈貧交行〉:「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徐卿二子歌〉:「君不見徐卿二子生絕奇,感應吉夢相追隨。」

 〈投簡成華兩縣諸子〉:「君不見空牆日色晚,此老無聲淚垂血。」

 至於「君不聞」就不再贅舉,杜甫仿效李白源自鮑照的「君不見」,用得天衣無縫,讀來順暢流利,可謂杜甫詩中一絕,過去尚無人發現。

 詩聖之所以為詩聖,就是他的詩不但有骨有肉、有情有景,而且佳句妙對,幾乎不斷,筆者最欣賞的是他描寫妻兒的句子,如「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把妻兒的苦況吟得多麼淒慘!「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這四句又把家庭樂趣描寫得多麼祥和、自然而真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