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索菲亞大教堂

文與圖/ 阡陌 |2014.01.04
2385觀看次
字級
大教堂華麗的圓頂,兼融伊斯蘭教與天主教的藝術精華。
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遊人如織。

聖索菲亞大教堂,土耳其語稱它為Aya Sofya。

西元四世紀,雄才大略的君士坦丁大帝在伊斯坦堡(當時稱君士坦丁堡),建立了聖索菲亞大教堂,後來不幸遭到火災。西元六世紀,查士丁尼大帝加以重建,以希臘智慧女神索菲亞而命名,希臘語意思是「上帝智慧」,教堂供奉耶穌基督。這座教堂因「巨大圓頂」聞名於世,是一座拜占庭建築藝術的代表作,也是展現希臘東正教榮耀和東羅馬帝國勢力的大教堂。

鑲嵌畫 蒙塵灰泥中  

西元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蘇丹麥哈密二世下令將大教堂改為清真寺,移除鐘鈴和祭壇等祭典用的器皿,並用灰泥覆蓋基督教的鑲嵌畫,代之以可蘭經讀經台和向麥加朝拜的朝拜龕,接著在教堂外加建四座喚拜樓等伊斯蘭建築,唯一不變的是「神」的智慧和功能。從此,聖索菲亞大教堂成為鄂圖曼帝國及伊斯蘭教世界裡,一個重要的勝利圖騰。

西元1932年,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國,將它改為博物館,並復原基督教的鑲嵌壁畫,1935年正式對外開放供世人參觀。於是索菲亞從大教堂、清真寺,成為博物館,繼續扮演它創造歷史的神聖使命。

跨宗教 藝術大融合

這天午後兩點多,跟外子頂著毒辣的太陽在售票處排隊買票,曬了半個多鐘頭才買到票,一張票25里拉,票到手又排在長長的隊伍中,約二十多分鐘後才順利進入教堂。

進得裡面感受到它的宏偉莊嚴,圓頂四角上可見「阿拉真主」、「穆罕默德」等金字大圓盤,更高處則有「聖母抱基督」的馬賽克拼貼畫,由於它的歷史變數,而形成伊斯蘭教與基督教圖騰共聚一堂,阿拉跟上帝同在的和諧氛圍。

曾經在西班牙的哥多華,參觀過清真寺被加建了天主堂的合體教堂,如今在這座大教堂裡,再次領受到天父上帝和阿拉真主所示現的平等、慈悲和真愛。

跨種族 慈悲的溫柔

索菲亞大教堂所經歷的磨難蛻變,與其說是風水輪流轉,我毋寧相信是征服者的寬宏大量,一念之仁,讓這座世人心目中的聖堂保留了下來,為人間留下如此珍貴的宗教文化資產。

誠如一位拜占庭歷史學家所言:「一個人來到這裡祈禱時,立即會相信,並非人力,也非藝術,而是上帝的恩澤,才能使教堂成為這樣,他的心飛向上帝,覺得離祂不遠。」

是的,造物主是宇宙中的唯一,跨越種族教派,透過阿拉和上帝的慈悲,向世人示現世間的和平,是可以期待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