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急救留原樣得善終

 |2013.12.26
3161觀看次
字級
  職棒教練徐生明遺孀謝榮瑤出席「我想這樣和你說再見」活動,她說,今年結婚二十九周年,先生給她的禮物就是簽署安寧緩和意願書。 圖/陳立凱
 安寧照顧基金會昨天推廣簽署「預立醫療自主計畫」,林杰樑醫師遺孀譚敦慈呼籲大眾,死前不急救、不插管,模樣不改變,善終才是最大的福報。圖/陳立凱

 【本報台北訊】國人簽署安寧緩和意願書迄今只有十七萬多人,棒球教練徐生明的遺孀謝榮瑤、毒物醫師林杰樑的遺孀譚敦慈,昨天呼籲大眾簽署,她們也預立意願書,希望「不插管、不急救,要讓先生接我時,不會認錯人」。

 安寧照顧基金會昨天舉行「我想這樣和你說再見」記者會,謝榮瑤、譚敦慈表示,她們已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希望得善終、有福報,日後在天堂能與另一半再續前緣。

 謝榮瑤說,先生生前對生死很豁達,幾年前換腎時就留下遺言,要求骨灰灑在家裡的盆栽,還說最好分六等分,平均灑在六個他最愛的盆栽裡。

 今年兩人結婚二十九周年,先生給她的禮物就是簽署安寧緩和意願書,度假慶祝時,徐生明緊握著她的手,表達病危時不要急救、不插管、不電擊,走得有尊嚴,能夠保有「徐生明的樣子」。

 譚敦慈難過說,林杰樑驟逝,讓她感觸良多,這輩子最大的痛就是目睹先生死前接受無效醫療的折磨,整個人浮腫,連孩子都認不得他的模樣。

 「善終是人生最大的福報!」譚敦慈說,死前不插管、不急救,模樣才不會改變,這樣先生在另一個世界迎接她時,就不會認錯人。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也出席記者會,他指出,每個人都希望能善終,身體健康、意識清楚時,決定自己臨終該選擇何種處置,臨終前就能避免無效醫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