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陪伴孩子成長--讚美教出高成就的孩子

劉采涵 |2013.11.21
1779觀看次
字級

 上周日在高鐵左營站,看見一位母親牽著年約六歲的小男孩,那位母親的包包上繫著一根藤條,我好奇地問:「小姐,妳包包上綁的這根細細長長的,是打孩子的藤條嗎?」她指著孩子回答:「對啊!他很不乖!」望著年幼的男孩,我看到男孩眼神傳出驚恐的訊息,我不再追問下去。



 我問過許多周遭的同齡友人,普遍地回答是:「我們這一代哪一個不是被打大的?」我也是被母親從小打到大,直到國中畢業才不再打了。每次做錯事,母親就拿塑膠水管或衣架打我;但當我贏得一些殊榮,母親卻連一句讚美的話也不說。現在的我,經常反省那樣的教育方式,對嗎?



 東西方文化不同,東方人習慣問親子專家:「我的孩子要怎樣打罵才會照我的期望去做?」西方人會用打罵來管教孩子的,普遍是中下階級的工人家庭,換句話說,知識水平較高的西方家庭,鼓勵孩子的次數比責罵孩子的次數要多很多。



 美國一家電視公司拍攝了一支錄影帶,忠實地反映出東西方教育孩子的差異。實驗的場景是一家位於紐約的西式餐廳,演員是一位年約四十歲的東方女子和一位年約八歲的小女孩。母親點完餐後,她要求孩子把作業拿出來寫,孩子一邊寫,她一邊用英語罵:「妳怎麼那麼笨,教都教不會!」



 女演員愈罵愈大聲,鄰近餐桌的西方女子前來抗議:「妳不要那麼凶,孩子還小,這樣會嚇壞她的。」女演員回答:「我在管教我孩子,干妳什麼事?」隨後女演員去上廁所,關心孩子的西方女子坐到孩子身邊,安慰孩子:「不要哭!媽媽的教育方式錯誤,等一下阿姨跟她說。」



 有沒有很熟悉的感覺?那些字眼好像我們都曾被罵過。日本人做了一項統計,科學家發現,常被讚美的孩子長大後會比較有自信,社經地位也會比常被責罰的孩子高出許多。我要補充說明的是,長期處在打罵環境中的孩子,成年後普遍很難親近父母親,這是我問過數十位朋友得到的答案。



 我不是要全面否定責罵教育,孩子不乖時,當然可以罵,但是罵完後,要跟他(她)講道理,要讓他(她)知道自己錯在哪裡,而不是只罵不教。



 日本一位女作家寫了一篇關於鼓勵與責罰的文章,她發現每場演講總有人問她:「如何管教,孩子才會乖乖聽話?」卻沒有人問她:「怎樣適當地讚美孩子?」文末她寫了很重要的一句話:鼓勵孩子比打罵孩子有用多了。



 她的觀點與我相同,以我孩子來說,他比較不愛進食,只要多吃一點,我就會鼓掌說:「今天吃得好棒喔!」讓孩子在愉悅的環境下用餐,比拿藤條逼他吃有用多了,也不會造成孩子日後的陰影。盡量多鼓勵,少打罵,我發現:這樣做之後,孩子好帶多了,您不妨試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