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來時怎麼辦?

文/人間社記者陳昭良 |2013.10.20
4299觀看次
字級
白美香
莊月香
妙南法師
覺屏法師
慧讓法師

「不怕煩惱起,只怕覺照遲。」上周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會主題「煩惱來時怎麼辦?」

邀請佛光山宗委會宗委慧讓法師主持,中華佛光青年總團副執行長覺屏法師、教育院辦公室主任妙南法師、國際佛光會檀講師莊月香、理律法律事務所前資深顧問白美香分享,在面對煩惱考驗時,如何將危機當作轉機、逐一化解煩惱。



從青年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困境,即使辛苦上班賺錢,薪水卻只有22K;中年面對到高薪解僱壓力、子女長大離家的孤獨與寂寞;晚年身體逐漸老邁,面臨老病死苦的考驗等,慧讓法師指出,在每個生命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煩惱,佛法將生活中遇到的煩惱稱作「無明」,無明就如同船失去舵時,只能迷失在茫茫苦海中。

「現在青年忽略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二十歲的人生,三十歲才開始,這關鍵十年決定你的未來。」覺屏法師指出,關鍵十年將影響到青年的事業、經濟、感情、生活等,鼓勵青年把握三個原則,「投資身分資本」、「不斷累積人脈」、「認真看待感情」,在學業上趁早發現自己的專長,學習專業技能,訂定性向,透過佛法修持,減少煩惱,調整自己。他表示,人生宛如車輪,由健康、工作、家庭、經濟等各種面向構成軸心,唯有達到平衡時,才能順利轉動人生。

「人有目標要去完成時,往往會忽略身體的警訊。」白美香表示從工作職場退休之後,接連面臨到自己、女兒、先生及媽媽的健康問題,讓她感受到《藥師咒》、《大悲咒》、《心經》的力量,因朋友選擇錯誤治療方式,生起就讀醫學研究所的念頭,一則當病痛發生時,當下選擇最好的醫療方法;二當有醫療糾紛時,釐清醫病之間的問題。她說,每個人生都有階段的任務與貴人,女兒康復後,人生從此不同,變得積極、樂觀、進取。

妙南法師引用宋朝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過去領薪上班,因為「有」,容易有計較、有分別、有限制,現在因為「無」,沒有計較、分別、限制,只有無窮無盡的發展,因此星雲大師以「忙就是營養」鼓勵信眾,人就怕沒事做,在忙碌當中,因為有信仰的力量,心境變成忙中休息,因此不少佛光人表示,「來這裡當義工就是休息!」反之忙得毫無頭緒,怎麼休息也不夠,他進一步指出,忙,不再只是忙;休息,也不是沒事,透過為大眾服務、歡喜,每一個人都可以成就自己生命的活水。

「忙,變成大家的口頭禪!」莊月香簡述常見社會型態,並引用星雲大師在《百年佛緣》提到,義工是二十一世紀新世代,推動社會發展最偉大的力量。

她認為,當義工要先具備有信仰和佛法兩個基礎要素,遇到阻力障礙時,先檢討自己,在思維、精神、態度等各方面是否進步,以佛法僧三寶為導師,並邀請家人一起參與,組成佛化家庭,早晚課誦,不再議論是非長短,談論佛法見證與體悟,生命才會提升、有意義。最後,慧讓法師勉勵信眾,人生面對這麼多煩惱時,以佛法為根本,懂得「放下」,正面思考,就能順利解決困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