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裡種下善的種子惠中寺梁皇法會札記 下

王本心 |2013.10.03
1513觀看次
字級

我們什麼都可以聊

兒童班上有一對兄弟,哥哥小學五年級,不太愛講話,弟弟小學二年級,卻活潑的很,一個勁兒拉著我胡扯。有一天,這個哥哥拿了一條巧克力捲心酥湊了過來。

「姊姊,這個……請你吃。」他說,咧咧嘴露出調皮的笑容。

我一看,那不是老師在課堂上發的點心嗎?我詫異地問他們為什麼不留著自己吃?

「我不喜歡巧克力。」只見哥哥搖搖頭說。

他這一說,我就更好奇了,「為什麼不喜歡?」

「就不喜歡啊……」

「太甜?太黑?還是太濃?」一定有原因的,我希望激發他們試著表達出自己真正的想法。

「太濃了,不喜歡。」哥哥想了一下說。

「噢,原來是這樣啊!」我說,「我也不喜歡巧克力!」說罷,我們立刻三人哈哈大笑。

他們雖然來很小,對很多事想法還沒辦法說得很清楚,但我相信只要給他們機會,並適時引導他們表達心中的感受,和他們平等地進行情感上的溝通,這不僅是滿足他們較高層次的精神需求,也讓他們從中學會醞釀自己的想法,學著走自己想走的路。

光有愛是不夠的!

的確,每個孩子都能夠溝通,都能夠教導,但要是你遇上一個完全無法跟他講道理的孩子時,你該怎麼辦呢?五歲的小潔,正是這樣的孩子,有先天的過動症,以致於沒辦法用一般的道理去約束她。小潔做什麼事都無法專心,手裡的餅乾還沒吃完,看到有養樂多就吵著要喝;只要你有一點點小動作,她就像很新鮮似的也吵著要玩;在教室追著其他小朋友不斷重複地問:「我喜歡大象,你喜歡什麼動物?」弄得班上的小朋友都不喜歡她,也無法好好上課,秩序亂成團。我只好把小潔單獨帶離教室,到外頭唱唱歌、玩遊戲,直到她的姨婆拜完懺典下來接她。

我知道小潔不是故意要吵鬧的,所以我不會生她的氣,只是她的狀況已經大大地超出我所認知的經驗範圍了,也令我的心神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佛陀啊!我的「愛」實在太卑微了,因為我是對「愛」的認識,是如此的無知……

原來若想愛一個孩子,光有愛是不夠的,我們的「愛」都是「未經考驗的愛」,而我們說自己愛孩子,原來也只是想愛一個想愛的孩子;再多的「愛」,都是有條件設限下的愛,有條件的「愛」哪裡禁得起考驗?任憑你再多的愛,都會被現實消磨殆盡。

誠信的約定

我和四歲的小雨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她當老師,我來當她的學生。玩過一回後,眼看吃點心的時間到了,我便要小雨結束遊戲,準備回座位吃小點心,小雨鬧著不依,還對著我叫著:「你是學生,你回去乖乖坐好!」

我向她解釋了許多次,她就是聽不進去,一個勁兒哭鬧。後來她見我態度很堅持,便開始哀求:「拜託!再玩一次就好,玩完我就去吃點心。拜託拜託……」

「我們說好喔,再完一次,玩完就去吃點心喔。」我鄭重地和她約法三章,要她保證不再耍賴,她也答應了。

在我們又玩了一回後,想當然的,小雨食言了,又大鬧著不肯結束遊戲。我告訴她:「我們不是說好的嗎?你答應過我玩完要乖乖吃點心的。」

「不管啦,我還要再玩,你是學生,你回去乖乖坐好!」她氣急敗壞地邊哭邊叫,最後賴在地板上哭鬧不休。

起初,我想教小雨做人要守信的好習慣,可是她似乎覺得,「承諾」和「履行」是兩回事,「承諾」只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目的達成後再耍賴反悔先前的約定。其實,那一刻我有多麼想哭,我哭的是自己很傻,怎麼相信她兩次,而她兩次都失信於我,也難過自己沒有用對方法教會小雨守信的道理。

讓孩子自己來吧!

上串珠課時,我帶著三歲的佩佩一起串手鍊,串手鍊的線有兩條,必須先將一顆較大的珠子用兩條線同時穿過,再把線分開各串上兩顆小珠子,步驟有些複雜。我一面幫佩佩串珠,一面教她說:「你看喔,這顆大珠珠要用兩條線同時穿過去。」

雖然佩佩很努力的照著我教她的方法串大珠子,但她試了很久還是沒辦法一次就將兩條線穿過大珠子的小洞,正在苦惱的時候,七歲的東東跑過來對佩佩說:「我幫你,你就這樣,先把一條線穿過小洞後,再把第二條線穿過去……」有東東在旁邊教她,佩佩果然沒很快就學會串珠子的順序和方法,沒一會兒就不需要我的幫忙了。

從他們串珠時的細聲討論與專注的神情,令人感受到的是平等而寬容的對待,互相寬容,互相學習,我發現,東東教佩佩串珠的方法比我的方式更好,他的年紀和佩佩相若,使用的語言,佩佩也比較能夠吸收,而我們呢,只需要從旁提供諮詢與協助,實現每個孩子的學習,並豐富他們學習成長的每段經驗。

可愛的東東和佩佩,他們使我看見教育中「協同學習」最令人動容的風景!

愛的初衷

感恩這群可愛的孩子,可愛的佛光小菩薩,你們喚起我為什麼「愛孩子」的初衷,因為我也是個辛苦的孩子,一路跌跌撞撞努力到了今天,所以我想藉由我對孩子的這份「愛」,來幫助他們成為他們想成為的人。

然而,想以「愛」來帶領孩子並不容易。要想愛一個孩子,光有愛是不夠的,因為愛不是全部,愛不是智慧,愛更不能平等地換來孩子的幸福與順遂。雖然我打從心底深處關心孩子,但我不過是個平凡的人,還是免不了起退轉心,我尤其記得,我剛接觸患有自閉症的小潔和不懂守信的小雨時,那種挫折退縮的心情。

靜下心想想,我的氣餒來自,我妄想用一種方法即解決孩子所有的問題,妄想使用一種方法後,就要立即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得到的只是挫折和逃避。我這才認識到,原來自己過去所謂的「愛」有多麼狹隘。

儘管挫折,我仍舊喜歡孩子。我知道,「愛孩子」的過程中困難在所難免,「教育愛」本身即是充滿挑戰的工作,面對挑戰,你必須要有方法,因為方法本身就是一個堅持的過程,沒有方法支持的熱情早晚會被困難所消磨。「全美最佳教師獎」得主雷夫.艾斯奎斯老師曾說:「好的老師和其他老師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他們從不輕言放棄,一旦遇上挫折,他們一定會設法找出更好的方法。」是的,對這群孩子而言,我們佛光青年有何嘗不是他們的「老師」呢?身為老師,最美好的體驗就是從錯誤中學習,力求進步,和孩子一同分享成長的歡笑與淚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