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天大帝仁壽宮歷時五年完工,寺廟大門的四根龍柱各高十二公尺,為桃園縣最高大的龍柱。圖/曾增勳
【本報桃園訊】桃園縣大園鄉仁壽宮一百七十六年來奉祀主神道教感天大帝,香火鼎盛,五年多前,信眾與旅外鄉親集資三億七千萬元重建新廟,廟門四根大龍柱,高達十二公尺,是縣內最高大的龍柱。
仁壽宮與輔海宮為大園鄉二大信仰中心,仁壽宮被鄉民稱為大園鄉「大廟」,主祀感天大帝,又稱許真君,乃淨明祖師,相傳道教天府四相之一的「天樞使相」,清道光十八年(西元一八三三年),福建漳浦縣人許文量自中國大陸分香恭請來台灣大園奉祀至今。
仁壽宮董事長陳根德、慶成五朝建醮委員會主委張建隆表示,仁壽宮由大園八村厝信眾輪值祭祀,信眾多、香火盛,五年多前,信眾有感於感天大帝在大園消災解厄、藥籤濟世,於是集資三億七千萬元重建新廟,最近完工。
張建隆表示,仁壽宮新廟樓高七層樓,內外雕塑精緻,尤其廟門前的四根大龍柱,總價將近千萬元,由信徒捐獻塑成,每一根龍柱高達十二公尺、直徑二公尺,是全縣最高大的龍柱,相當壯觀。
為慶祝仁壽宮新廟建成,廟方決定於十一月二十一日起五天,舉行慶成祈安五朝建醮活動,預定本月六日在大園和平東路舉行五朝建醮總醮壇動土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