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好聲音--少妮瑤 吹響口鼻笛靈魂樂曲

阮愛惠 |2013.08.01
3609觀看次
字級
少妮瑤傳承排灣族口鼻笛技藝。 圖/少妮瑤.久分勒分提供
前年,才四十出頭的排灣族音樂人少妮瑤‧久分勒分(Sauniaw Tjuveljevelj)被屏東縣政府向文化部提報為「人間國寶」,評審認為她太年輕。

【記者阮愛惠專題報導】前年,才四十出頭的排灣族音樂人少妮瑤‧久分勒分(Sauniaw Tjuveljevelj)被屏東縣政府向文化部提報為「人間國寶」,評審認為她太年輕。少妮瑤慶幸自己沒當成「國寶」,因為「國寶」聽起來好像「翠玉白菜」,是被供在殿堂;她現下最急切的任務是推動原住民音樂文化,特別是排灣族口、鼻笛的傳承,三天兩頭奔忙。

少妮瑤是優秀的原住民女歌手。她推出第一張專輯《生命Nasi》即獲得第十九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及「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提名;去年她再以《聽~女人聲音》專輯入圍同樣兩項獎,表現亮眼。

少妮瑤的歌聲清亮婉轉、音域寬厚,唱起情歌如泣如訴,很多人光聽那幽怨如詩的音律,就想哭。少妮瑤說:「排灣族的音樂有著幽幽的情懷與淡淡的哀愁,即使歡樂歌曲,都帶點憂傷。這是排灣族的特性,也是動人的地方。」

排灣族 獨一無二樂器

少妮瑤成長於屏東牡丹鄉東源村部落。單純樸質的日子,讓她很早就靠近上帝和音樂。後來她進入玉山神學院音樂系就讀,主修聲樂,副修民族音樂。寒暑假作田調,才認知從小在部落裡常聽到老人吹奏的口、鼻笛,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民族樂器。

一九九四年,校方聘請七十多歲的排灣族口、鼻笛藝師施余金城當駐校藝術家。少妮瑤在課堂上聽到來自家鄉的熟悉樂音,內心澎湃。「鼻笛的聲音把我帶回到過去,讓我感受到屬於『自己的』的根源,也讓我看見上帝所創造多元民族文化是何等地美!」

少妮瑤熱切地跟隨施余老師學習,雖然傳統鼻笛專屬部落男性、貴族及勇士才能吹奏的樂器,是排灣男子求愛、宣威、思親的表現,女性通常只是聆聽者;但老師看到少妮瑤的天賦及熱情,打破傳統傾囊相授,致贈她珍藏已久的鼻笛,開啟少妮瑤和口、鼻笛的一段情緣。

部落老人 吹落英雄淚

少妮瑤不負老師期望,除了吹奏,也回部落作田調,拜訪碩果僅存的吹笛老人。有些老人原是部落英雄,而今已老衰臥床。應少妮瑤之請,他們吹起鼻笛,吹到一半,哭了出來!

「也許想起過去的英勇,或是憶起死去的親人!」少妮瑤深受衝擊,立意用心紀錄及保存口、鼻笛文化。剛開始她寫研究報告,後來發展成論文,因受民族音樂學者林桂枝教授鼓勵,她的論文歷經增潤、參展及發表,還得到教育部研究著作佳作獎,最後獲得屏東縣政府文化局補助,出版了《排灣族雙管鼻笛、雙管口笛風華》,成為現今學習排灣族口、鼻笛主要教科書。

推專輯 融合傳統現代

歷經現代與傳統音樂洗禮,結合天賦美聲,二○○七年起,少妮瑤成為全職音樂工作者,獨立製作、發行第一張專輯《生命Nasi》。這張專輯除一飽耳福聽到排灣族雙管口、鼻笛的聲音,少妮瑤也把田野調查私藏的民謠〈採桑葉之情歌〉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她還創作〈祖父的鼻笛〉,用歌聲、笛聲,泣訴鼻笛傳承凋零的心酸。

《聽~女人聲音》則是少妮瑤的第二張專輯。這張專輯創作概念以女性為出發點,涵括生死、愛戀、婚姻。少妮瑤巧妙運用現代音樂編曲手法,融合排灣族雙管鼻笛及其他國家民族樂器。

少妮瑤更致力於音樂教育工作;不管翻山越嶺回母校玉神兼任原住民音樂課程,或是去山上教國中、小學生排灣族口、鼻笛,還是應邀表演或演講…「只要有機會分享原住民音樂、有機會吹奏排灣族雙管口、鼻笛,我都不辭勞遠。」少妮瑤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