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肚臍】 埔里台灣地理中心

楊吉籐 |2013.06.26
3404觀看次
字級

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南投縣埔里鎮東北角有二座聞名全台的地理史蹟。

一座在虎子山頂——「台灣地理中心一等天文三角原點碑」;另一座是在虎子山麓之「山清水秀碑」,兩者通稱為「台灣地理中心」。

埔里盆地因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其秀麗山川、水質特殊,帶給地方三大名產:埔里紹興酒,埔里紅甘蔗及埔里美人;另以居民又對「地理中心」親近亦敬畏,所以愛稱呼它為「台灣的肚臍」或「台灣之心」,以至成為遊客途經「山清水秀」碑時,必下車一睹為快的地理史蹟。茲將「台灣地理中心」各項資料詳列以供讀者遊興。

一、虎子山一等天文三角原點

‧高度:555.340公尺

‧東經:120度58分25.9750秒

‧北緯:23度58分32.3400秒

西元一九○六年(日據時代),由東京天文台觀測台灣時,選定埔里虎子山為台灣陸地測量三角原點,以此推求台灣各地之三角點網,為經建工程及國防軍事之應用(按地籍測量三角原點在台中公園砲台山),台灣總督府土地調查局測量部即在此交會處,設置「台灣中央碑」,即今日所謂的三角原點。

不過因年久失修,又遇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二日的中部七‧一級大地震而損害傾圯;台灣光復後,於民國四十一年(一九五二年)經內政部策畫,聯勤測量隊測設,由林務局在原址重建一座「台灣地理中心一等天文三角原點碑」。此碑以青黑色大理石構成四方體,再以石材圍圓,卻留有上下階梯四處。造型大氣,成為全台最重要的陸地測量原點碑。

民國五十四年,楊昭壁縣長以埔里盆地處於地理中心交會處,文風鼎盛,四季如春為榮,旋請成功大學設計,在虎子山麓闢建一座「台灣地理中心碑」,並刻碑文以供遊客用記勝蹟。這座碑以銀質長桿豎立在平台上,上端以雙環交叉配予橢圓球體,且周圍闢為公園,環境相當優雅。此碑為是「山清水秀」碑之前身。

二、「山清水秀」碑

民國六十八年四月二十二日,蔣經國總統由駐教廷大使周書楷、國策顧問魏景蒙、省主席林洋港陪同巡視仁愛鄉武界時,讚美南投山川秀麗之餘,題頌「山清水秀」四字墨寶,並於回程途經埔里時指示縣長,以虎子山上重建之「台灣地理中心一等天文三角原點碑」為全台地理中心;而於山麓再建的「台灣地理中心碑」(民國五十四年建)因非真正的地理原點,該碑石應廢用。

當時的南投縣長劉裕猷隨即於該年七月重修此碑,將蔣經國總統之四字墨寶刻於原址大理石平台上,並刻碑記文供人永久紀念,同時易名為「山清水秀」碑。

三、埔里衛星追蹤站

台灣光復後為加速經濟建設,於民國六十四年整理台灣地區土地測量計畫全台基本控制點,將原有陸地與地籍三角點納入同一坐標系統,施行台灣與澎湖,蘭嶼島等聯測,坐標統一以「虎子山一等三角點」為基準點起算。

但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之台灣中部大地震(九二一大地震),虎子山頂原建之「一等天文三角原點」毀損移位;後內政部於民國九十四年六月完成整修,並使用衛星科技,於原址設置四根高聳的衛星追蹤器,最中心一根設追蹤站,旁邊三根則為輔助接收器。中心的大柱子上並刻有「埔里衛星追蹤站」七字及「台灣測量原點」誌,供大眾了解。

據悉內政部地政司已將台灣土地測量方法,幾乎全面使用衛星科技,目前全台設置了十九個衛星追蹤站。

「埔里衛星追蹤站」亟盼著遊客蒞臨,除觀賞蔣經國總統「山清水秀」墨寶之外,也勿輕易錯過飽覽碑後山水的良機。

沿著「山清水秀」碑後面的寬敞石板步道往上,爬四百二十七個階梯即可到達「台灣肚臍點」。這時,你可以盡情擁抱四根大柱子慢慢溯尋百年歷史的痕跡,再轉個身,腳踏東西向,面向南北又會有不同的感覺。最後,你便能將埔里盆地美麗風光的靈氣帶回家,保證讓您不虛此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