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花美鳥 栗喉蜂虎

文/實習記者陳弘音 |2013.05.25
1869觀看次
字級

漫長的冬季終於結束,氣候漸漸暖了起來,適宜闔家出遊。而對夏候鳥栗喉蜂虎而言,則是準備從熱帶起飛,一路向北,抵達金門避暑、產子。

栗喉蜂虎,英文名Blue-tailed Bee Eater,中譯為「藍尾的蜜蜂捕食者」,是以鮮豔多彩著名的熱帶鳥類,擁有一身寶藍、翠綠、栗紅、墨黑等顏色交織渲染的美麗羽毛,嘴細長而尖,形似彎刀。

栗喉蜂虎是高明的昆蟲獵食者,儘管以英文名看來,牠似乎專門捕食蜜蜂,但因金門地區蜜蜂不多,因此牠在金門時,往往以白粉蝶、蜻蜓等昆蟲作為主食。

栗喉蜂虎喜歡群聚,像是個充滿向心力的大家庭,牠們集體繁殖,挖坑築巢,將最最寶貝的蛋深埋在巢穴深處,除了能保證穩定的溫濕度,更可以抵抗蛇與老鼠等狡猾的偷蛋賊。

有時,尚未婚配的亞成鳥也會幫忙親鳥一起照料,以提高幼雛存活率,並同時學習育雛技能,其團體關係的和諧,可見一斑。

築巢沙坑 不在樹上

然而,這看似平靜的大家族中,有許多浪蕩不羈的心。據台大動物系袁孝維教授的研究,即便是已經婚配的鳥兒,仍有相當高的比例發展「婚外情」,動物學上稱為「偶外交配」。為什麼雄鳥要去引誘配偶外的雌鳥呢?主要是為了增加自身繁殖後代的成功機率。

栗喉蜂虎毛色鮮豔,生活方式特殊,頗受夏季賞鳥客的青睞,但牠們必須在鬆軟的沙土上築巢。隨著觀光開發,栗喉蜂虎的可棲地愈來愈少,而金門國家公園當初的選址多為古蹟,並未包含栗喉蜂虎的棲地。

金門國家公園在專家建議下發起保育計畫,由袁孝維、王力平、丁宗蘇等學者研究栗喉蜂虎的繁殖形態,在國家公園內部營造栗喉蜂虎可居的沙地,透過放置假鳥、播放鳥鳴,招來栗喉蜂虎營巢。

「栗喉蜂虎外型美麗,又因群聚特性,易於觀察,其實是適合規畫讓大家欣賞鳥類之美的入門。一直以來,栗喉蜂虎因為環境變遷而漸失居所,實在是件可惜之事。」袁孝維指出,研究團隊靠著好奇心、經驗,並輔以國外文獻,營造栗喉蜂虎的棲地,「我們盡力在國家公園中保存栗喉蜂虎的生態,不只招來更多栗喉蜂虎,也吸引更多觀光客,雖不敢說是皆大歡喜,但起碼在生態保育與觀光發展之間,我們盡量創造雙贏的局面。」

夏季即將來到,對賞鳥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撥空前往金門,一窺美麗的栗喉蜂虎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