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爸談癌】 慘了!癌症又回來了嗎?(下)

曹朝榮 |2013.04.26
1459觀看次
字級

病人常問:「我身上是否還有檢測不出來的微細病灶?」事實上,目前臨床上尚無可偵測如此微細病灶的儀器,或萬無一失的檢測方法。

復發風險的高低常取決於癌症初診斷時,疾病的嚴重程度(期別),以及癌症的特性,此外,預防復發的措施,如輔助性治療和生活形態的調整,也會對復發的風險有影響。

近年來新的生物科技,如監測血液中腫瘤細胞等生物標記,利用腫瘤基因組表現的差異,來預測癌症復發指數的高低,如乳癌的Oncotype-Dx分析,多已陸續進入臨床運用來判斷復發的風險,以及提供術後輔助性治療的選擇。

各種癌症有其擴散進展的特徵,配合初診斷時腫瘤侵犯的狀況,多少能預測復發的部位和路徑,如大腸癌常以腹膜擴散、淋巴轉移、肺臟或肝臟轉移為主要的復發部位,復發的部位可以是單一、少數幾處或多處的復發,也可以是局部、區域或轉移性的復發。由於腫瘤擴展的特質,復發部位常有跡可循。

確定復發後,病人和家屬在驚嚇、不安、沮喪之餘,通常不會認知復發是疾病本身的嚴重度所致,反而常認為是醫療人員沒有有效的控制癌症的復發、自己運氣不佳或醫師醫術不精等。

面對癌症復發的病人,醫師也會有挫敗感、不知如何面對病人和家屬的壓力,醫病關係在此時出現不信任、緊張,病人家屬轉而尋求第二意見或轉換主治醫師的情況也就可以想見。

事實上,原來的主治醫師畢竟是對病人的病情掌握最為清楚的人,第二意見如果與原本主治醫師的看法一致,信任、繼續接受原本主治醫師後續的診療處置,也是病人和家屬可以再慎重考量的理性選擇。

二○○七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提出癌症預防的十項生活形態調整的措施,是針對一般的民眾所做的建議,也適用於罹患癌症的癌症體驗者來預防新癌症的發生。

近年來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生活形態的調整如能維持適當的體重、增加身體活動、健康均衡的飲食、禁戒菸酒檳榔,不但能預防癌症的發生,對於癌症體驗者除了能降低第二個新癌症的發生機率,也能減少癌症復發風險,是避免癌症復發簡單、重要而不可忽略的習慣調整。

(作者為柳營奇美醫院榮譽院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