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賽茶‧猜茶 兩岸茶藝PK大賽登場

阮愛惠 |2013.04.20
3230觀看次
字級
在「兩岸茶藝PK大賽」中,大陸茶人代表是國家一級茶藝師潘璋敏(左圖)。常年在兩岸茶區穿梭「找茶」的吳德亮(右圖)則擔任主持人。

【本報記者阮愛惠報導】連續第二年在台灣和宜興兩地舉辦的素食博覽會,有鑑於以往在現場只作靜態的茶葉展售,並未吸引兩地茶人的注目;今年主辦單位特地邀請台灣茶藝專家吳德亮規畫兩場「兩岸茶藝PK大賽」,希望透過品茶、賽茶、猜茶及茶器的展示等文化活動,讓兩岸茶界有一個互相激盪交流的機會。

台灣最大的茶鄉在南投縣,而大陸最具特色的茶鄉,吳德亮認為是宜興。他說:「宜興古名陽羡,陽羡茶在唐朝時即是貢茶,陸羽認為陽羨茶『芳香冠世,可供上方』。可惜此地歷經戰亂及經濟、文化的變遷,宜興茶的美名漸被世人遺忘。今日較有名的是『蘇紅』,即宜興紅茶;宜興也作烏龍茶,屬於清香型的。陽羡的青茶也很不錯。」

台灣最大產茶區則在南投,台灣所有的茶種這裡都有。吳德亮如數家珍地說:「杉林溪有高山茶、鹿谷的凍頂烏龍、名間的松柏長青茶、日月潭紅玉(台茶十八號)等,都名滿全世界。」

常年在兩岸茶區穿梭「找茶」的吳德亮,發現台灣和江蘇的宜興,在茶產業和茶文化方面,有不少可對照之處。他說:「宜興今以紫砂壺出名,台灣的壺也不遑多讓。二十多年前,台灣茶人即提倡『喝台灣茶用台灣壺』,各路藝術家不斷投入台灣茶壺的製作,九二一大地震之後,陶藝家把震出來的石頭打碎研磨,將一定比例的石粉加進陶土裡,燒製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台灣岩礦壺,至今在對岸很火紅。」

此次素博會將由台灣岩礦壺的作家和理論家吳麗嬌當代表,帶著她本人和台灣岩礦壺名家長弓、三古默農、游正民、廖明亮的作品,到宜興和當地的茶壺作家相互切磋切磋。台灣的茶藝師唐文菁,亦將到對岸講述目前台灣正時尚的人文茶道。

大陸方面的茶壺作家,則推出了出身紫砂世家的范澤鋒,他是新一代紫砂界的才俊,有傳統的根底,又有學院的訓練,目前是中國工藝美術學院紫砂班的高材生。茶人的代表,則有國家一級茶藝師潘璋敏,他是中國茶葉學會會員,也是上海大學茶藝與茶道學會會長;另有宜興盛道紅茶功夫茶的茶藝師朱曉麗,她是國家級茶藝技師,曾代表杭州將中國的茶文化魅力帶到澳洲。

至於茶葉產品的互相較量,吳德亮說:「我大膽地以陽羡綠茶來PK南投的高山茶;用陽羡的烏龍來PK凍頂烏龍;用蘇紅來PK 紅玉;以宜興紅茶PK南投的大葉紅茶和小葉紅茶;讓宜興紫砂壺來PK台灣岩礦壺,以宜興朱泥壺來PK台灣新柴燒。雖是友誼賽,但PK時,仍採用嚴格的國際標準品鑑杯,同時邀請兩岸專業評委,包括國家茶藝技師胡旭英、南京高總、尹雋、上海文君及宜興周薇平等 等名家一起來擔任評審。」

這兩場「兩岸茶藝PK大賽」隨著素食博覽會的行程,第一場自四月二十七日至五月一日在宜興,地點在大覺寺和陽羡茶博物館;第二場自五月十日至十三日,在台灣世貿一館舉行。兩場都由吳德亮擔任主持人,他號召兩岸愛茶人士別錯過這百年難得的大型PK交流盛會,歡迎各路好手都來找「茶」、探「茶」,「茶」證一下,哪一邊比較禁得起考「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