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訪客來見方丈和尚,請教佛法,我有緣也參與會談。其中一位男居士提及往事,說:曾經有人請問老和尚:「師父,你有神通沒?人攏講你有神通!」因為外面傳說老和尚的種種神通。有人心裡想什麼問題,還未開口,老和尚就一語道破,令對方目瞪口呆,驚訝不已!但是有更多的人,從未領教過老和尚的神通妙用,因此有這樣的疑問。老和尚當下回答說:「我有吃咱有通。」周遭的人聽了都哄堂大笑,認為老和尚很幽默,回答的很有趣。大家都知道, 有吃有通是正常的,如果有吃不通,那就會生病出問題了。因此,老和尚在大眾的笑聲中,把問題輕鬆地回答了,而且大家都歡喜,似乎也都滿意!
但是,從另一方面,更深層地來理解,一位有修有證的聖賢是不打妄語的;是或不是、有或沒有,除非默然以對,祇要回答,絕對是真語、實語的。這也即是佛四無畏中的「一切智無所畏」或「漏盡無所畏」的精神。世尊已證得一切種智、已斷盡一切煩惱,故在大眾中作獅子吼,亦如實說無所畏。同樣的道理,廣欽老和尚的回答:「我有吃咱有通。」也是如實說。其深一層的內涵即是:有吃東西才能維持生命假體,有了生命假體才談得上神通妙用。所謂的「借假修真」,假藉色身的方便善巧或者神通妙用等,乃能廣結善緣,自利利他。所以所謂的「咱有通」,實也包含「有神通」的涵義。因此,老和尚的回答,對於許多知道老和尚確有神通的人來說,也沒有打妄語。以老和尚的風格作法,他是不會明說自己有神通的,但又不能打妄語。因此,對於「有神通沒?」的問題,就以「有吃咱有通」,一語雙關地帶過去。真諦、俗諦都圓融!在場大眾都歡喜!
老和尚的說法,都是應時、應機的。
曾經有人責怪老和尚不讓人到佛學院去學習,他認為:「如此,佛法三藏十二部要如何傳承下去!」這是不瞭解老和尚的應機說法。對此人來說,到佛學院去學習,祇是表面的學一些知識,不能得根本的利益,或者反會增長憍心、慢心等,則不贊成去,否則就會贊同。以我本身為例,我曾向老和尚請示:去讀書好否?老和尚一口答應說:好。經過一年多的學習,等到學梵文學得昏頭轉向,快吃不消時,老和尚看透我心地開示:讀書不能了生死。一句話,解除了我心中的困難及放棄與否的掙扎。
老和尚總是如此應時、應機的方便善巧地度眾生,解除眾生心中的疑慮與煩惱。老和尚清楚我這下根器,根本不是讀書的料。但起初若不讓我去,我是不會死心的。所以先讓我去嘗試,等我知道了自己的輕重,然後才應時、應機的開示。如果換另一位智慧高,是讀書的料子的人,相信老和尚一定會鼓勵他,在佛法解門上多下功夫,將來好講經說法,利益眾生,當然行門也是不可偏廢的。
利益眾生的方式有多種,不能一概而論。若昔時我能克服困難,把佛法與語文等都學好了,對佛教、大眾能有一點貢獻的話,一定也不會違背老和尚慈悲的心意!因為修行乃指身、口、意三業的造作,能否了生死,完全是心地的問題,並非讀書與否的問題。不讀佛學院能了生死,讀佛學院也不礙了生死,問題在眾生自心迷悟的差別而已!老和尚知道眾生的根器與想法,總是能應時、應機說法,救渡苦海中的眾生。要或不要、是或不是、好或不好,在老和尚的開示中,都是無有定法的。這如同趙州禪師回答學者問:狗子有佛性也無?禪師有不同的答案一般。前提是為了利益眾生,破除迷執、方便善巧、循循善誘、慈悲攝受。
又例如:老和尚曾對來參訪的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的師生開示。其中有位同學請問:「弘揚佛法,在現在這個時代,應以何種方式較為中肯?」老和尚回答說:「你們是以讀書弘法,我是以念佛弘法,都需要。」
弘法利生的方式有多種,所謂的「方便有多門」,若要能利益眾生,問題不在弘法的方式,而是契理、契機與弘法人本身的解行工夫有關。若有真工夫,則用任何方式都能弘法利生。否則自度尚且未有消息,佛法的正見茫無所知,則用任何方式都不能真實地利他,也就談不上真正的弘法利生了。
很多人都認定老和尚是有真工夫,心中有無量的慈悲與智慧,因此,隨處拈來都能利益眾生。老和尚的「有吃咱有通」,即是如此的方便善巧、輕鬆自在、智光普照而弘法利生的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