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笠獲金穗獎 記錄東港王爺信仰

 |2013.04.02
3221觀看次
字級
迎王祭轎班人員所戴的魯笠是世襲的,爸爸會把這頂魯笠傳給兒子,兒子再傳給孫子。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本報東港訊】以東港迎王祭典為題材的紀錄片《魯笠》,從轎班頭頂戴的帽子—魯笠切入,忠實呈現東港世代傳承的虔誠信仰,由於刻畫人物寫實、動人,一舉奪下文化部「第三十五屆影像創作金穗獎」最佳紀錄片,現於全台巡迴放映,預計十四日在屏東縣文化中心播放。

屏東東港東隆宮三年一科的地方民俗盛事「迎王平安祭典」,近年來成為廟宇觀光旅遊熱門據點,一連七天的祭典活動,平均每天可吸引上萬信徒和遊客,所到之處一片人海。

《魯笠》製片吳育銘是土生土長的東港人。他表示,東港是一個具有特殊歷史背景與祭典文化的鄉鎮,透過三年一科的東港迎王平安祭典,讓在地人展現出令人動容的凝聚力及獨特的信仰價值觀,也讓在外地打拚的遊子找到與家鄉的情感連結。

《魯笠》二○○九年開始拍攝,耗時四年多剪輯完成,導演陳武男以老中青三代四個生命故事為主軸,詳述東港迎王祭典的真正文化意涵,也因趣味、動人的敘事風格,讓紀錄片獲評審青睞,膺選第三十五屆金穗獎最佳紀錄片。

陳武男表示,四年前一拿到劇本,就深深被內容吸引。拍片之初一度引起地方上的疑慮,過程並不順利,經由不斷的努力,並以真誠之心與轎班們「搏感情」,總算獲得信任,順利完成攝製工作。「對我來說,這支紀錄片最困難的不是拍攝、剪輯等技術層面,而是與虔誠信仰間的拔河。」陳武男說。

「從紀錄片可以看到,東港人藉由迎王祭典延續的信仰;縱使世代更迭,對王爺的信仰從不曾改變,我們東港人看了都很感動。」東港文史工作者蘇煌文指出,東港轎班有「七角頭」,每個角頭的服裝用不同顏色區隔,但全都戴魯笠。

去年策畫「代天巡狩─東港迎王特展」的台中科博館技士洪夙慶指出,魯笠是用藤編織的,雖然造型與竹片編織的斗笠有點像,但是這種造型的魯笠是只有在官衙工作的人才能配戴,而在迎王祭裡的轎班人員戴著魯笠,這是王爺給予的職令,是榮譽的象徵,且這頂魯笠是世襲的,爸爸把它傳給兒子,兒子再傳給孫子,「東港人就算過年忙到沒空回家,三年一科的迎王祭是一定要回想辦法回來參加,因為對他們來說,迎王祭典是慎終追遠、緬懷祖先的重要儀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