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電影院--戰場上的小人球

蘇蘭 |2006.11.09
764觀看次
字級

原名Mother of Mine的芬蘭電影,在台上映時翻譯成《戰場上的小人球》,描述一九四?悾年二次大戰期間,九歲的芬蘭孩童艾諾,在父親戰死沙場後,被母親送至鄰國瑞典避難留下一生難忘的傷痕。

站在艾諾的立場,他就像個小人球,在非常時期,不能按自己的意願決定去留:不願去瑞典卻非去不可;終於適應寄養家庭生活並放下懸念的母親,願和辛娜媽媽重建新的母子關係時,卻在戰後不得不回芬蘭。

戰爭無情、大人無助,孩子得在大人無數個決定與保證下,不斷的適應死別與生離;當每一個約定都破滅,「不會有改變」卻一直在改變的現狀,讓孩子在這段流離歲月中,喪失對人的信任,小小「維持現狀不好嗎?」的心願都不能如願。

瑞典農村寄養家庭的物質生活不虞匱乏,但每一盞燈下都有一個故事。亞瑪爸爸和辛娜媽媽有一個中風的爺爺,更有一段不願面對的傷心往事--辛娜期待到來的難童是個女孩,結果是男孩艾諾,讓她大失所望的負氣回家,收起所有準備好的可愛洋裝,鎖上兒童房,讓艾諾睡沙發。

原因是:他們的獨生女艾琳,六歲時,獨自去海邊淹死了,所以辛娜對艾諾表示:「你可以不上學,可以不餵鵝,就是不可以去海邊。」飽受喪女折磨的辛娜,為此常常精神緊繃、歇斯底里。

艾諾對母親的思念,嚴重到想自己造個木筏划船回芬蘭的地步。但辛娜媽媽過濾了媽媽捎來的信,直到有天母親寫道:要與新歡搬到德國居住,希望艾諾繼續留在瑞典。此信,種下了艾諾對母親永不原諒的心結。

雖然戰爭結束之後,艾諾回到芬蘭與母重逢,但他的內心一直不與母親對話,六十年之後,在瑞典媽媽辛娜的葬禮上,艾諾打開兩個母親寄來的信件,才發現從未知曉的事實。導演Klaus Haro繼《我很想你》之後,再次由孩子的角度拍攝此片,《我很想你》描述孩子如何學會面對至親「死別」,《戰場上的小人球》則是學會適應「導演Klaus Haro繼《我很想你》之後,再次由孩子的角度拍攝成片,《我很想你》描述孩子如何學會面對至親「死別」,《戰場上的小人球》則是學會適應「生離」。兩部電影均由同一人扮演極具說服力的母親角色,難得聽到的芬蘭語亦如樂音流瀉,與瑞典語交織成為電影風格配樂,也意在言外的讓觀眾深深體會:語言統一很重要,言語不通,便會隔閡感情、阻礙溝通。

二次大戰期間,共有七萬名芬蘭孩童被遣送到中立國瑞典,《戰場上的小人球》說的便是現已進入老年的二戰孩童,當年被拋來拋去的兒時記憶。導演在終戰結束六十周年,以此片描繪戰爭的傷害綿延至今,母與子雖幸而活存,卻在戰火的錯置誤解中,犧牲了六十年的親情,更何況到今天,世上還有許多婦孺仍隨著人為的爭端與仇恨,持續複製著前人經歷的痛苦。

二○○六和平影展選展此片,盼以一個孩子之例,從觀影人開始,激起追求平等、共存、互諒的蝴蝶效應!
和平影展網站:http://www.peace.org.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