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師的米 延續幸福

楊慧玉 |2012.12.29
1917觀看次
字級
張興仁牧師(上圖) 圖/記者楊慧玉

「我一踏上南澳這塊土地,就不想離開了!」張興仁牧師(上圖) 原是雲林人,因傳教而來,本與農業無多大關係,但因當地農產滯銷,農民請他幫忙銷售,就此涉足地方農業推廣事務。

在農業上,張興仁或許是個門外漢,但他懂得尋求奧援,辦理課程、教育訓練、交流觀摩,盡可能增進農民的知能,並依專家建議,朝有機農業發展。

民國九十九年初成立「大南澳農業生產合作社」,隔年進一步成立「大南澳地區農村再生協會」以及有機米產銷班。看似按部就班的進程,過程其實驚濤駭浪。開始布田了,才想到要找有機肥;眼看稻米漸漸熟黃,卻還找不到通路……林林總總的問題,張興仁都得想辦法一一解決;而為了維護品質與信譽,身為牧師的他,還不得不得罪人。因為敢於承擔,張興仁得處理的事務愈來愈多,而農民對他的依賴也愈來愈深。

南澳的農地多是當地人承租國有地耕種,這卻成為有機發展的絆腳石。張興仁指出,產銷班成員在承租、施行有機栽培後,有時會面臨「二手房東」要將土地收回自行耕種的窘境;又依規定,他必須說服這些「二手房東」一起加入產銷班,才能做團體有機驗證,除了一一徵求外,別無他法。眼看年終將至,張興仁嘆口氣說:「有六筆遲不同意,可能得放棄了!」儘管如此,產銷班成員也因此從十六位暴增到九十五位,可預見未來運作將更為辛苦。

所扛的是眾人的生計,壓力格外沉重。一向最給力、支持協會的理事長張竣喨,曾因銷售問題而輾轉反側;張興仁倒是表現豁達:「我都交給主!」事實上,除了農業之外,張興仁也得顧及社區營造、外配等面向,記者造訪時已是十二月底,張興仁苦笑說,手邊還有十幾個案子還沒結案呢!

為了感謝張興仁鼎力相助,農民將所生產的米命名為「牧師的米」,這與宗教一點關係也沒有,眾多班員中,基督徒僅一位,但張興仁與農民的牽絆已血濃於水,沒所謂本地人、外地人之分,也沒有宗教信仰之別,珍惜這片純淨、豐饒的土地,是他們共同的願景。

從三年前開始,張興仁一戶一戶走訪,徵求農民配合村中「花海嘉年華」造景,利用插秧前的休耕土地種植綠肥花卉。至今已從最初的二十五公頃擴大至七十公頃,今年範圍為朝陽國家步道以南,蘇花公路一三一點五公里以東區域。預計花期可開至明年元月中旬,最近正是最佳賞玩時期。

大波斯菊、向日葵、百日草迎風搖曳,繽紛柔美,襯托著雄踞一方的高山;隨著光影流轉,青山也展露嫵媚,與群芳爭艷。「我常告訴村民,生活在這裡是多麼幸福!」張興仁自許要盡一己之力,也要集眾人之力,將這樣的幸福延續下去。

最近,政府因應「蘇花改」工程,在灌溉行水區興建了一座宏偉的水泥預拌廠,可能致使一切努力功虧一簣,張興仁正集結有志之士,誓願守護這一方淨土、守護農民生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