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詩話】 左思賦 三都而洛陽紙貴

吳東權 |2012.12.20
5181觀看次
字級

宋人王義慶撰《世說新語‧容止篇》載:「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左太沖絕醜,亦復效岳遊遨,於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這節記載晉代兩位士子,一個很美,一個奇醜。

左思,字太沖,山東臨淄人,出身儒學世家,史載他「貌醜口吃,不好交遊。」大概是其貌不揚、身材不高、語言不暢、個性內向,所以就被說成「絕醜」,拿來襯托潘岳的俊美。

其實,左思有個妹妹叫左棻,在晉武帝泰始八年,還被選秀進入晉宮,後為貴人,左家乃遷居洛陽,左思在〈贈妹詩〉中云:「才麗漢班,明朗楚樊。」才貌雙全的女子,才得中選入宮,其親兄即便不大英俊,應該也不會醜到哪裡去。

不過,左思的反應遲鈍、才思不捷,倒是事實,然而他是以勤補拙,下苦功求完美的毅力,造就了他的文名。

據說他寫《三都賦》,靠的就是時時翻書,天天運思,處處搜材,每想到一句,立即記下來,在他家的牆上、門上、衣服上、樹幹上、廁所中,都有他的記錄文字,他足足花了十年工夫,才寫完成。

當初根本沒人看好他的作品,要不是名人皇甫謐替他寫總序推薦、張載寫魏都賦序、劉逵寫吳都及蜀都序宣揚,才引起各界的重視,官民爭相抄錄傳閱,一時間把市面上的紙張都買得缺貨,紙價倍數猛漲,遂有「洛陽紙貴」成語的產生。

漢賦到了兩晉時代,已有被樂府詩所取替的趨勢,所以左思雖以《三都賦》一舉成名,但是後人還是認定他是個大詩人,因為他的詩作,也是獨樹一幟。

文史學家趙景深《詞林摘絕》中曾云:「唯有左思,可說是太康詩人中的傑出者,他不像張協、陸機那樣穠麗,也不像潘岳那樣清麗,而是豪放的。」

劉勰《文心雕龍》中也指出:「左思其才,業深覃思,盡銳於三都,拔萃於詠史」;而清儒陳祚明在《敝帚集》中說左思詩「創成一體,垂式千秋。」

誠然,左思的〈詠史詩〉確是光芒萬丈,使後代詩人同聲讚賞。他的〈詠史詩〉共有五言八首,每首十二句或十六句、二十句不等,一首之中,並不專詠一人或是一事,而是綜合史實、融合古今,借詠史發抒自己對現實的不滿。

他以古諷今,筆力雄健,和屈原筆下的感慨鬱卒,有異曲同工之慨;而其志高才雄,胸懷豪邁,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被認為是兩晉最傑出的詩人。

在八首〈詠史詩〉中,每首各有主旨,第一、三首詠志向,第二、七、八首詠悲情,第四、五、六首批門閥,此詩一改太康頹靡的文風,承接建安雄健的風骨,開後世以詩詠史之先河,對陶淵明的詩路影響至巨。

梁武帝時鍾嶸撰《詩品》中說左思的詩「鍾文典以怨,頗為精切,得諷諭之致」;明儒胡應麟《詩藪》中說:「左思詠史,造語奇偉,創格新特,錯綜震盪,逸氣干雲,遂為千古絕唱」;清儒張玉穀在《古詩賞析》中也說:「太沖詠史,初非呆衍史事,特借史事以詠己之懷抱也。」這些評論都相當中肯。

左思的詩,除了八首〈詠史詩〉外,尚存十四首,如〈招隱詩〉、〈嬌女詩〉、〈贈妹詩〉,都很精粹,在後兩詩中更是細膩地形容女子的姿態,筆鋒婉轉,如云:「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晰;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澈。鬢髮覆廣額,雙耳似連璧;明朝弄梳台,黛眉類掃跡。」

像這樣起句敘述嬌女容貌的吟法,對後來陶淵明寫〈責子詩〉、李商隱寫〈驕兒詩〉、杜甫寫〈北征詩〉等,都有很大的影響,難怪鐘嶸用「左思風力」四字概括他的詩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