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華文文學 星雲獎 -- 人間佛教散文 入藏 上

連明偉 |2012.11.21
1646觀看次
字級
圖/黃于瑋

●迷糊覷著車的走向。這是第幾天行旅?身在何處?為什麼極力想要拋下過去?



昏沉醒來幾次,很不安穩。眼皮迷茫眨了幾下,辨不得時辰又睡著了。

再次被吵醒,是半夜。司機虎聲吆喝,把車上的人趕下車,吩咐解手。我在車內一盞一盞豆燈下挺身,查看時間,三點半整。夜極深,陰風囂張撲撲撞窗,霧氣泛生。從上鋪往下後,穿越人群。那些擠在走道上的人,難民般,有些蜷縮毯被,有些猛發囈語,有些唉喔幾聲說背真疼,全揉著眼睛不明狀況,拉著陌生的人問,到了嗎?司機口氣差,要我們搖醒身邊的人,說路遠得很,全都得下車,不准貪睡。我小心翼翼踩踏,怕一小心就踩到幾隻手足,傷了人。車燈暗,雙腳或淺或深踏在橘色脫毛的毯被上,近了門,打開上車前發下的塑膠袋,取出鞋套上,下車,伸展身體,終於長吁了一口氣。

每個人都喘大氣,怕吸不到氧,雙手搓著取暖。各尋角落,撒出的尿都帶熱氣,翳進冰冽寒風,又吸進肺,像生命的循環。站著就痛苦,我受不了凍,匆匆脫了鞋放進袋子,上車。鄰座的人早已入位,全身縮進棉毯像冬眠。司機叫喊好幾聲,要人上車後左看右看,人不要多也不要少,多一個少一個都糟糕。車隆隆發響,引擎在寒風中陣陣嘶鳴,車身抖動如初醒的犛牛,富有活力。樂聲轉小。整輛車在暗中行駛,只有駕駛位還亮著火紅的指示燈,像跳動的星。

「遼闊無邊的草原,是我美麗可愛的家鄉,藍天上飄浮著朵朵白雲,恰似草原上頂頂帳篷。一匹烈馬闖蕩天涯,崇山峻嶺中追趕著太陽……」車內的樂聲轉大,光扎雙眼,腰一挺,天亮得唐突。空氣稀薄,卻清新。索性再縮起身,棉毯拉過額頭擋光,卻再也睡不著,只迷糊覷著車的走向。這是第幾天行旅?身在何處?為什麼極力想要拋下過去?或許不必費心考察,日子恍然度過總會留下什麼,而那絕對不是日期。腰桿彎久了,發痠,索性立起椎骨伸懶腰迎日。窗外正是大山大河,壯天壯地,辭彙成了過度累贅。是肅殺,卻又是生機。從臥鋪鐵椅的窄縫拿出背包,掏一袋紅桃,啃了幾口覺得不踏實,又開了包餅乾。水沒喝上幾口,怕路上憋尿,行程又出什麼亂子,霸道的司機大哥不會為了一人的尿意而停車。

這車比想像中實際,或者該稱克難。民營的。從西寧經格爾木,終至拉薩。全程一九二二公里,高度從兩千二突然拔高至五千,再陡降至三千六。途經湟源、都蘭、格爾木、雁石坪、唐古拉山口、那曲、羊八井。克難是因為座位多,臥鋪分上、下兩層,底層又分靠左、靠右及置中的位置。長方形車體,長有七臥鋪,寬有三,再加上下兩層,光臥鋪可賣四十二張票。當然,這還不含走道的床位,以及車後小敞開闊的通鋪。總之,整輛車可裝下七十幾條人乾。

多花了錢,買了靠右的上層位,美其名是風景佳,實質是被坑。

從昨夜的凌晨至今,只吃,不說話,像傲慢的獨裁者位居高位。無聊就讀幾本藏地散記,讀累就望窗,撿拾風情,看山河如何壯大,自己又如何渺小。偶爾拿出筆紙,寫些流水帳或詩句,留下隻字片語,像生命的逗點,像潤滑鋸齒。下層的民眾熟得很快,一會兒就稱兄道弟,內地腔,敘鄉土的舊,說大陸各省的變革與鄉野傳奇,有時還拍掌叫好。聽那些話,自知插不上嘴,也就作罷,只管聽。我想他們看我,想必也覺得怪,有人說城裡讀書的年輕人都這模樣,不愛說話。我不僅是城裡來的,還是從台灣搭著鐵翅過海而來。

搭車前,賣票大哥探出我的國籍,票價自然貴些,只怪自己多嘴。那問題還在腦海許久,肚子圓腫的維族司機大喇喇對天地喊:「不載不載,不是中國人我不載。」那氣勢很傲骨。賣票的大哥回得巧:「台灣人哪裡不是中國人?不是都說中文嗎?不都是黃皮膚嗎?你說,這台灣哪裡不中國了?」維族司機被問得窘,有些不知該如何回應,索性開了車廂,叫我自行塞上行李。對話一揚,四周疑惑的眼光聚攏而來,讓我火熱一張臉。我沒說先祖來自福建,我搞不懂為什麼當地人如此在意本國、外國的差異。沒想到,在內陸,當台灣人不容易。

「你說,這台灣哪裡不中國了?」寫在筆記,卻覺得好笑。

暫且撇開歷史留下的難題,任何的主張與標籤都可能帶有危險,我笑了笑,原來旅行也那麼容易泛政治化,想要純粹當個浪子沒那麼容易。

●赫然發現領略再三的風景,語言的描繪都顯得徒費,我只能呼吸……



台灣人入藏需入藏紙,大陸人不用,外國人士卻要。我沒有辦入藏紙,是自助旅行般的偷渡,但非難民。

屁股坐累就換邊,肚子餓就啃些甘甜的桃。想抄下某段音樂歌詞,一遍一遍耐心傾聽當地傳唱的抒情民謠,然而心思總被窗外無所局限的大地吸引,遼闊,高嶺,浮雲與追逐沉默意義的遊子。啊,存在。有水處碧草相連,無水處黃沙紛飛,溪谷小丘,都如此強悍,擁有自我的規律。我赫然發現領略再三的風景,語言的描繪都顯得徒費,我只能呼吸,嘗試成為其中一員。

下午,至格爾木市。司機趕下所有人,說要換車。乘客如群蜂歸巢,緊塞車體左右兩側,各尋行李,挨擠打鬧如辦桌過年。我不喜歡跟人擠,揹了行李就走遠,信步走去。路邊布滿行動攤販,賣氧氣罩、紅景天與葡萄糖注射劑,防高原反應。塞了行李,上車,依票尋位,上面竟坐了老人。我有禮地解釋這個位置是我的,拿出票根當證明,他當沒聽見,不搭理,癟著臉頭撇向一旁。後面的人擠進,我前後不得又發不得脾氣,轉身往底側擠,選了靠右窗的下層臥鋪。問這位子有沒有人坐?無人回應,索性就放膽占了。我氣自己不敢跟老人吵,又慶幸沒跟老人計較,如果各自都有位置,坐哪裡也就顯得無所謂。後面的乘客陸續上車,各自尋位,根本不在意票根上的號碼與標誌的位置。

許多人不去拉薩,走道空了,未滿。笨重的巴士在格爾木的廣場不斷圈繞,猛撳喇叭,提醒未購票者加緊腳步,下一班車可要等上六小時。半小時後,車停止旋繞,停在廣場,買票者一窩蜂趕市集般上車,有位子就坐,沒位子就擠,距離瞬間挨近了。行動攤販對著窗口兜售藥品,車內幾位大江南北的漢子叮嚀沒去過西藏、沒登過高原的人要買,買了安心,買了有保險,說唐古拉山口前陣子剛有人缺氧而死。

我仗著體力好,年輕,平常固定運動,想省鈔票。

位子洗牌後,大陸各省分的人又開始認親,說自己打哪兒來,去過哪些地方,現在準備朝哪兒發展。左側走道是一位三十出頭的瘦漢,用灰色布巾裹住所有行囊。前面擠了位十二、三歲男孩,三分頭,混著維族血統,咖啡眼,發紅發黑的雙頰。置中的臥鋪是穿公安服的壯漢,緊鄰一群工人。後側是位絳紅衣喇嘛,光頭,不多話,沉於冥思。男孩說他七歲就出新疆,在省與省間晃了好幾年,走到哪裡就到哪裡打工,過日子。一旁的人問家人呢?他說他爹也出來晃了好幾年,也沒寄錢回家。娘呢?死了。男孩說得理直氣壯,一點都不畏縮。大夥兒不接話,過了許久才冒出一句可憐。男孩說,這樣的生活才快活。(待續)


得獎感言

六年前,我曾流浪至西藏,那些剝落圮散如荒地的時光仍不時浮現腦海。這些年來,逃避、放棄、心虛和痛苦,但是始終默默寫著。我不夠勇敢,但我會謹記將那些曾經給予我的,重新從我的身上慷慨地給予出去。感謝。



評審意見

本文書寫搭乘長途汽車,從西寧經格爾木,終至拉薩的旅程經驗。作者原本靜靜的、自外的旁觀者,因著一些生命中轉折的機緣,終使作者融入眾人。進展自然,從容順暢,讀者隨情節的推動,一點一滴感受作者所漸次揭示的旨意,迎向前方明亮的光,敘寫平易、情致動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