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天主 美夫婦救1400陸孤兒

 |2012.11.20
96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二十幾年前,美國籍布萊特‧約翰森(Brent Johnson)夫婦在中國相遇、相戀,返美結婚後,他們仍回到中國生活,並在天主信仰依靠下,成功救助逾千名殘疾孤兒。布萊特說:「我們確實必須絕對依靠天主,我們需要金錢時,它自然會出現,讓我們走出困境。」

布萊特和太太瑟琳娜‧約翰森(Serena Johnson)基於「傳教熱忱」,以十九世紀嘉爾默羅隱修會的聖女小德蘭命名,一九九八年成立「中國小花」,並設立「小花關愛項目」慈善機構,希望能在中國為被遺棄的孤兒及兒童提供醫療服務,如同聖女小德蘭致力為「遭人排斥、遺棄、被視為無用及無聲」的人群,提供照顧一般。

布萊特和瑟琳娜一九九○年在中國相識,當時兩人分別是學生和遊客。不久後,他們返回美國,皈依天主教並結婚。一九九五年,他們回到中國教書,並看到孤兒院「難以置信」的情況。

布萊特表示,一九九○年後,雖然公營孤兒院條件已有所改善,但在全國約七百所院舍之中,有三成公營孤兒院內的嬰兒死亡率仍接近百分之百,他們隨即向孤兒院領養一個孩子,「我們只不過是普通的年輕天主教徒,為活出信仰而努力做正確的事情,我們開始這樣做時,並沒把自己當成傳教士。」

此後,他們開始說服其他在中國的朋友做同樣的事,甚至為領養家庭提供補助。至今,他們已救助了一千四百名瀕臨死亡的孤兒。布萊特謙虛地說:「這並非值得大肆褒揚的事情,我們只不過是做瑟琳娜父母曾經做過的事。」瑟琳娜的父母在美國康乃迪克州育有三名親生孩子、三名領養子女,還當了數年領養父母。

雖然布萊特是名業務經理,但是「中國小花」的銀行存款通常只能撐二至三個月左右,他笑說:「我不知道是否自己管理不善,還是天主的計畫,不過我們每次有足夠資金,就會開展新項目。」儘管有些人認為這樣的行為,是對經濟不負責任,但布萊特通常不理會批評,「我要盡力救助更多嬰孩,所以我只要有一筆錢,就要投入救助工作,否則他們就會死去。」

有興趣者可以在Facebook裡搜尋「Little Flower Projects」,他們會經常增加祝禱內容、更新孩子照片,讓更多人知道孩子的生活及成長情況。

共襄盛舉 美教友發起虛擬長跑

「我想當你們張開眼睛看到這樣的需要,而天主以此感動你們的心時,你需要做一些事情。你們受召去做一些事情。」住在美國的教友凱蒂‧墨菲(Katie Murphy),從朋友在Facebook轉載的資料,得知布萊特在中國救助孤兒的故事,她在網路上發起「小花虛擬五公里長跑」活動,希望引起人們對中國一億四千七百萬名孤兒的關注。

凱蒂與丈夫獲悉「不可能再生育」時,他們想去領養小孩,在資料蒐集過程中,他們讀到有關一名出生兩天的嬰兒被遺棄街角的消息,「從那一刻開始,我逐漸產生一種為中國孤兒做一些事情的渴望」。

去年完成個人首次馬拉松的凱蒂,決定發起一個「虛擬」五公里長跑,為該慈善組織籌款。只要長跑運動員在墨菲的部落格報名,並在指定時間內完成比賽,所有收益會交予「小花計畫」。

她原希望能有一百四十七名運動員參加,每人代表中國的一百萬名孤兒,至今已有二百人登記參加,「我起初有點擔憂,因為『小花計畫』是在世界的另一邊,人們會感到它很遙遠。不過,事實卻非如此。」

「我仍然祈求天主,接受我在這次募款活動中,獻出的幾塊餅和魚並施行奇蹟。」她指出,自從向中國孤兒伸出援手後,這段福音章節對她有了更深一層意義。

從未到過中國的凱蒂,希望有一天可以去中國,並將這項慈善長跑作為年度活動,「這可能聽起來有點傻,但是我想它只是一個開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