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談三國】為魏延平反 雄才未展遭橫死 長使書生嘆息深

高準 |2012.11.14
1881觀看次
字級

三國蜀將魏延,在《三國演義》(以下簡稱《演義》)中把他寫成是有「天生反骨」,到諸葛亮死後意圖擁兵造反,而被諸葛亮遺計馬岱所殺的反面人物。其實並非如此。

魏延,其實是劉備最賞識的大將之材。正史陳壽《三國志》中指出,當劉備為漢中王後,要任命一個重將去鎮守漢川,當時關羽已派在荊州,大家以為一定會派張飛擔任,張飛也自以為非他莫屬。結果,劉備特築台拜將,「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劉備稱帝後則又進拜他為鎮北將軍,所以魏延始終是劉備十分重視的人才。

劉備稱帝時,關羽雖已死,而所謂五虎將的另四人均還在。劉備卻特別拔舉魏延,蓋劉備了解張飛、趙雲、黃忠、馬超四人雖為勇將,但無謀略。獨魏延乃有勇有謀之士。這也說明劉備識人用人,非諸葛亮所及,所以劉備知道馬謖不宜重用,而諸葛亮卻看不出來。

街亭之役,諸葛亮如果不是對魏延有成見,而派原本為先鋒的魏延去守街亭,則結果必然大不相同;也不會狼狽到演空城計,並「揮淚斬馬謖」了。所以諸葛亮當時正是犯了當年趙王不用廉頗,而用了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的同樣錯誤。

《演義》中說早年魏延初投到劉備帳下時,諸葛亮一看他就不喜歡,說他腦後有反骨而要斬他,被劉備勸止而獲全。其實正史《三國志》中並無此事,而後來魏延在諸葛亮北伐軍中地位甚高,但又時有軍事謀略與諸葛亮不盡相同,而為諸葛亮不喜,則是事實。

魏延在軍中地位雖高,在整個歷次北伐戰役中,諸葛亮卻很少讓他獨當一面的去作戰。他當時主張引一軍從褒中出,翻越秦嶺出子午谷而直攻長安。這其實是很高明的戰略,司馬懿曾認為若是他主持蜀軍也會這樣做;但諸葛亮卻認為太冒險,而拒絕採納。

其實諸葛亮是相當自命高才,自以為什麼都十分清楚而不大接受別人意見的。

遍查《三國志‧諸葛亮傳》,就沒有他聽受別人意見的事。司馬懿批評諸葛亮「慮多決少」,又說他「多謀而少決」,也就是說對各種情況考慮雖周到,但不敢出奇兵以制勝。(按《三國志》無司馬懿傳,以上語,見於《晉書.司馬懿傳》的〈宣帝紀〉。)

劉備在稱漢後,五虎將都賜爵關內侯。關內侯是榮譽性的,無領地。諸葛亮與魏延則都到後主即位後而封為實際領地的侯。魏延初封都亭侯,諸葛亮是武鄉侯,亭侯比鄉侯次一級;但過了幾年,魏延因大破魏將郭淮之功,進封南鄭侯。南鄭侯是縣侯,就比鄉侯高一級。所以諸葛亮雖在行政職務上以丞相而掌大權,論爵位則魏延還比他高。

在北伐軍中,魏延又為諸葛亮一人之下的首席,其他諸將對魏延都相當敬畏,卻只有楊儀是從首都來的文人,負責後勤工作,因辦得很好大家很滿意,就對魏延不甚禮貌,兩人關係弄得十分僵。魏延還曾當著諸葛亮面拔刀指向楊儀,楊儀為之「泣涕橫集」。

每次衝突都由費禕調解而罷。一個是軍中武將之首,一個是軍中文職人員之首。諸葛亮也為此弄得頗頭大。

到諸葛亮既死,以魏延的地位,按理正應由他繼任總司令的職權。但楊儀以總部祕書長(長史)的職位與人事的關係要掌握全軍,從而兩人終於展開了熱鬥。

魏延要領軍繼續北伐,楊儀是要搶領部隊全面撤退,罷兵回成都去整休,只取守勢不再攻伐。魏延當時對從總司令營來告訴他楊儀撤軍計畫的費禕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可以讓一部分官員護送丞相靈柩回成都發喪安葬,我則當率軍繼續北伐。豈可因一人死而廢止北伐大業呢?何況我魏延是什麼人?又何能由楊儀來指揮幫他斷後呢?」

費禕當時也表示贊成魏延的看法,還與魏延聯名寫了行留安排的方案公告諸將。

但魏延大概與張飛一樣,對人態度比較粗悍,費禕仍回到了楊儀營中,也就是原諸葛亮的總司令營。楊儀就發令退兵,並指命魏延為後衛。魏延大怒,其部隊就和楊儀營部對立起來,兩人則又分別向後主上表控告對方叛變。

後主當然大驚不知所措。而楊儀在朝中人緣較好,後主問了幾個官員都表示願保楊儀,反而不敢保魏延。魏延這時並不挺軍北進,卻搶在楊儀南歸之路的前面,還燒絕閣道,想讓楊儀這批人回不去而逼上死路。

但楊儀的王牌是掌挾伴隨著諸葛亮的靈柩,正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般,使他似乎成了繼承諸葛亮的「正統」。士兵又多欲南歸。所以當楊儀大聲宣傳魏延是造反時,魏延的部隊就大多都散了。

魏延落得形孤勢單,只有幾個人跟著他,只好逃亡。逃到漢中時,被楊儀派馬岱來追殺他。他本來的目的是要除殺楊儀,並非要反蜀漢。結果弄得兵散人亡。(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