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

林貴真 |2012.10.29
1334觀看次
字級

要怎麼說呢?這番巧遇「日出」,我興奮得逢人就說。

苗栗、公館、黃金小鎮,蕭爸蕭媽的新家園。那天 ,我就住在他們新落成的小木屋裡,第二天起床,不經意間往窗外一看,啊!紅咚咚一個大火球掛在兩山腰間,日出耶……一個都市姥當然大驚小怪,一時新鮮、新奇、神祕、雀躍齊聚,不可思議誰有這大本領塗鴉?落款?這不朽畫幅竟成為我日後課堂剛出爐的「話題」……

於是我問,提到「日出」大家會有什麼感覺和聯想?

有人用一個「新」字回答,也有人說有一種「希望」的心情,有人忍不住說「喜悅」啊!還有人回憶起曾經拿著相機到處拍「日出」的經驗 。

所以,我追問,最近誰曾經有類似「日出」一樣充滿新的、希望、喜悅的心情故事 ?

此刻帶領人一定要相信團體,果真有一位衝口而出,她的故事真精采,她說:「我家最近落得窗明几淨,大家不能想像之前我家整個淪為倉庫的情況,東西帶回來不是往床鋪堆,就是往桌上放……直到有一天女兒帶回來一些東西,她問我要擺哪裡?我很自然說放餐桌上啊,沒想到她問我餐桌在哪兒?原來好久啦!我們家吃飯不用餐桌,都在客廳的茶几上完成……」

啊!女兒驚天一問讓她態度改變,現在她家的餐桌已經可以擺上蠟燭,所以經過大整理後的家,讓她彷彿進入天堂般……

啊「日出」只是一種象徵、一種心境, 原來天堂地獄只一念之間。

本來如是。世上許多道理本就存在,我們欠缺「發現」而已。

到「印儀學苑」帶領讀書會研習,也是一種「日出」的機緣。

多年不見的讀書會(悠遊橘子)成員嘉縝,突然出現爾雅書房,她說「印儀學苑」想辦讀書會研習課程,問我是否願意幫忙?二話不說我答應了,只因為她的全然信任。寫過《讀書會任我遊》、《讀書會加油站》的我,一直想好好推廣閱讀活動。

所以我們共同設計四次的課程內容。沒想到在課程進行中,每次出發或結束,一直讓我有「日出」的興奮,帶領人和台下人融成一體,節奏自然流暢,炯炯眼神和喜樂笑容。對我而言課程設計上的創意更屬最大收穫。

一直在讀書會領域裡浸淫,我強調的不是要讀多少書,參與讀書會更重要的是精神與態度,不外讓我們學習如何傾聽別人,接納別人,回應別人。巧的是台下的這群朋友多少有些宗教素養,我靈機一動,竟想憑我有限的對《金剛經》的認識,和「讀書會」的精神相互對照加以融合。

話說《金剛經》有言;「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我體會到《金剛經》講「空」,因為「真空生妙有」。真空有三個階段,若能從「正見」始,從「因緣」來,然後才有「悟道」可能。而讀書會帶領不也有三個步驟,從「傾聽」始,從「接納」來,然後才有「回應」能力。這一段簡明扼要的分析,引發在場人士不少共鳴——我直說不好意思,懇請在場法師們多多指教。

第二次到「印儀學苑」上課,我竟然把《道德經》的精義:虛靜,不爭,無為 等精神灌注到讀書會的態度裡。可不是嗎?帶領讀書會講求的是「傾聽」、「接納」、「回應」,而虛靜才能傾聽,不爭才有接納可能,而只有抱著無為的心,才能正確回應?這不正和老子的精神:「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不居」相符嗎?

是頭一次,我把經典精髓和讀書會精神聯結。

所以每個人都一樣,每當有「新」的發現,心的跳躍一如「日出」般喜悅。

現在時間要倒回,少說也有八年啦,這次的「日出」經驗也很另類。

和台中這家餅店相遇很偶然,那年和金蘭結伴上台中,還記得是翰林出版的邀約演講,結束後我們大逛五權西路,無意間發現這家餅舖,一個像花園一樣的店,我真的愛極了,在舖裡我流連著,東翻翻、西摸摸愛不釋手,他們賣的只是土鳳梨酥和乳酪蛋糕而已,但每一樣都被包裝得像一本書或一張CD,這個創意太迷人了。我順手帶回的一張「日出」DM至今保存,廣告詞竟如此文學味:

1誠實。不加奶油,也不塗果醬,也不加冬瓜,完全天然的外觀,色澤絕對誠實。

2節制。想盡辦法把熱量降到最低,獨特的減量包裝讓地球喘息。

3勇敢。為去除油膩而放棄派皮,為名實相符而捨棄冬瓜,使得工序變得麻煩無比,但日出都一一克服了。

4信仰。長白山藥,二號仔土鳳梨、滴漏的咖啡、本土產的黑糯米,若非信仰誰能堅持。

5簡單。無論山藥、曼巴、二號仔土鳳梨,都來自唯一的供應商──大自然。

6冷靜。蛋糕盒底的保冰設計,讓蛋糕盒像一只移動的小冰箱。

那天回家後,忍不住提筆為「日出」寫的一段文字,早就收錄在我的《十字路口》一書裡的:

終於看見日出

一家餅鋪 像

一本雋永的書

翻開序文

「不加奶油 不塗果膠 不用擔心」

三「不」政策

土鳳梨酥 乳酪蛋糕

堅持「日出」原味

如書卷般值得細細品味

啊!日出得以成文,真感謝蕭爸蕭媽的款待,有「記憶」真好,隨時可以來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