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別怕 他共存50年

 |2012.10.12
1846觀看次
字級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十五周年記者會昨天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基金會董事長戴東原(左起)、病友楊寬弘與張筑婷等人,比出手勢,呼籲全民主動關懷血糖、敦促高危險族群明白及早預防的重要、鼓勵病友積極治療等。圖/陳正興

【本報台北訊】糖尿病關懷基金會首度表揚「資深」病友,其中一名楊醫師與糖尿病共存五十年最資深,他說,糖尿病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被自己的恐懼感打敗。被糖尿病纏身多年的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也以錄影方式,鼓勵病友勤運動、多勞動,要與糖尿病「化敵為友」。

來自南部六十三歲楊醫師,昨天以病友身分出席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成立十五周年記者會,他說,十三歲那年出現吃多、喝多、尿多的現象,打籃球常腳踝扭傷又暴瘦六、七公斤,常感覺手腳有螞蟻爬,就醫發現是第一型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由於當年醫療不發達,他每周得專程搭公車去醫療機構檢驗血糖。

多年來注射胰島素,一開始沒有拋棄式針具,哥哥得清晨四時起床煮沸熱水消毒針具,待放涼後再讓他自行注射。因為身上「千瘡百孔」,還曾被誤會施打海洛因被警察攔檢。

楊醫師說,年輕時很「仇恨」糖尿病,讓人生有這麼大的變化,後來發現這只是提早老化的過程,已學會如何與病共存。他建議病友視病為友,只要修正想法,及早、不中斷治療,能活出更健康耀眼的生命。也不要怕被人知道得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才能擴大救護網。為避免併發症,他按時監測血糖、定期追蹤。

原本喜歡文科的楊醫師也因生病改走醫科,但選擇神經內科,並未投入新陳代謝科,「想把病人角色扮演好,更懂得處理醫病關係,不想看自己的病。」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戴東原表示,老化、飲食過度、少運動及肥胖人口增加,導致糖尿病患者人數逐年上升。執行長蔡世澤說,國內有近一百五十萬名糖尿病患,超過二十年病史者約百分之十,只要透過監測血糖、運動、飲食控制,可跟糖尿病和平相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