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

文/田川美由 圖/野人文 |2012.09.16
1341觀看次
字級
圖/野人文化

和島上的居民熟識之後常與他們聊天,得知大家都是自己做一些生活上的必需品,因為這才是符合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啊!我對這樣的生活態度深有同感。

總是充滿懷舊風情的街道上,到處都是好吃的餐廳食堂和挺有個性的生活雜貨鋪,這裡就是日本新宿的神樂。從主要街道往更裡頭走,有個白銀公園,對面有間小小的生活用品店「jokogumo」。

老闆小池梨江是在二○○八年先開始在網路上販售生活雜貨,二○○九年在這裡開設了實體店鋪。

「雖然從以前就喜歡雜貨及家飾品,也從事過相關領域的工作,但並不是單純因為喜歡雜貨所以開店,而是覺得如果能以店為一種形式或媒介,一點一點慢慢地將自己的想法,讓更多人知道好像挺不錯的,是這樣的念頭成為開店的動機。」

小池從學校畢業之後就在家鄉香川的雜貨鋪打工,那時的她抱著想到國外留學的夢想努力存錢,也真的如她所願達成目標到加拿大生活了一年。

「就這樣一個人貿然跑到國外竟也存活了下來的這件事,給了我些許勇氣,開始有點自信覺得無論到了何處總能靠自己生活。」

在一次旅行當中,拜訪了同樣位於香川縣的離島豐島,在那受到了相當大的衝擊。「豐島從七○年代開始就一直被許多產業不法傾倒廢棄物,直到九○年代這個問題才被揭露而成為爭議之地。同樣身為香川縣的縣民,在去豐島之前我竟對這樣嚴重的環境問題一無所知,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打擊,從那之後我便時常造訪豐島。」

因為意識到製造廢棄物的問題,進而開始去參與一些和垃圾、環境、環保相關的活動。

「和島上的居民熟識之後常與他們聊天,得知大家都是自己做一些生活上的必需品,因為這才是符合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啊!我對這樣的生活態度深有同感。」島上的人曾對我說過這麼一句話,點醒了我。

「任何人都會製造垃圾,卻將這些垃圾轉嫁至此。無論是誰其實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破壞環境的共犯。」居民如此說道。

確實,自己也是丟棄垃圾的一分子,如何處理丟棄的垃圾固然十分重要,但是首要應該是如何減少甚或不製造垃圾,於是我認真思考如何能達到這樣的目標。

我開始意識到比起使用可輕易丟棄、丟棄了之後,又不知如何處理的物品,應該要使用壽命長、即使丟棄了也能還原於大自然和土地的東西。

所以我開始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譬如使用自然素材製成的器具,同時也開始對手作物品感興趣,甚至為了尋找這樣的器物往來九州和山陰地區數次。(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