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說偈 --心懷眾生

星雲大師 |2012.07.29
3287觀看次
字級
圖/道璞

文/星雲大師

言行相扶,

明猶日月,

含懷眾生,

成濟萬物。

──《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有四句偈說得好:「言行相扶,明猶日月,含懷眾生,成濟萬物」,主要提示我們,當一個人說好話、做好事,言行一致,內外一如時,他的人格道德自然光明如日月一般;若能進一步關懷眾生,成就大眾,普濟萬物,人生就會慢慢超越昇華。

對於世間萬物、各類眾生,我們應該建立什麼樣的態度呢?

第一、要關懷:這個世間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懷。我們要關懷的對象,不只是父母、兒女、親朋好友、同事夥伴,也包含了世間的萬物。例如:小貓、小狗,要關懷牠們;花草樹木,要經常為它澆水施肥,對它微笑讚美、說好話,讓它能夠成長茁壯。

第二、要呵護:對於所有比我們力氣小、年齡小,乃至心性上不及於自己的人,要多給予呵護,幫助他成長,一如父母呵護兒女,國王呵護子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大地的主人,呵護大地上的一切眾生,有這樣的發心和胸量,可謂心包太虛,就得以統理整個宇宙。

第三、要教化:對於眾生的關懷,要成就它、施予教化。怎麼教化?用慈悲、真理,以光明、正確的觀念來化導眾生;助他們一臂之力,讓他們有知識,進而自我淨化、自我成長。過去佛陀為了教化眾生,契機契理,就是我們學習的最佳典範。例如:為度化愚鈍的弟子周利槃陀伽,教導他掃地時念誦「拂塵除垢」,助他啟悟;為殘暴凶惡的鬼子母說愛子法,讓他痛改前非,轉而成為天下兒童的保護者;也為驕縱傲慢的玉耶女說夫婦之道,令他悔改,成為佛化家庭的女居士。教化,需從人心改變,才是根本之道。

第四、要助緣:對於世間的人,要給他一些助緣。什麼助緣呢?他要生存,我們給予一些幫助;他希望事業順利、功名成就,在我們能力許可之下,也可以給對方一些助力。諸佛菩薩之所以受到眾人的尊敬禮拜,在於他的慈悲包容,能因應眾生需要,施予各種方便和助緣,而這些都是人人所需要的。

所以,我們應學習菩薩的精神,給予眾生關懷,給予眾生呵護,給予眾生教化,給予眾生助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