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西瑪尼大殿 近百年首次修復

觀璟 |2012.07.25
1141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璟綜合外電報導】據《聖經》記載,位於以色列聖城耶路撒冷橄欖山下的喀西瑪尼山園,是耶穌和門徒共進最後晚餐,及他悲痛祈禱後被捕的地方,其中的祈禱大殿,目前正進行修復工程,是近百年來首次修復。

現存的喀西瑪尼山園祈禱大殿(Gethsemane:Basilica of the Agony),亦稱為「萬國教堂」(The Church of All Nations),是一九一九至一九二四年間,以十二個國家的捐款,興建在四世紀的大殿遺址上,還保存有原大殿的建築圖案,只是面積較為寬廣。

喀西瑪尼大殿的外牆描繪有耶穌在山園祈禱的情景;聖殿內的祭台前,有一塊大石,相傳耶穌是依著這塊石頭祈禱;大殿外的庭院是橄欖樹園,園中矗立著八棵古老的橄欖樹;據植物學家估計,樹齡已超過三千年,見證了耶穌在此祈禱、悲痛和被捕的情形。

聖殿園中的一個山洞,是耶穌被猶大出賣、被捕的地方,也是耶路撒冷諸多的朝聖地中,唯一還保留著耶穌時代原始風貌的聖蹟。祭台後的壁畫,則描述耶穌被捕當夜,在門徒中間祈禱的情景。

山洞內還有另一幅壁畫,描繪聖母升天的情景。一般相信,聖母安葬的地方就是她升天的地方(聖母的靈魂與肉體一起升天),而聖母安葬之墓就在附近,屬東正教所有,因此,天主教方濟會在這個耶穌被捕的山洞裡,也畫了一幅聖母升天的壁畫以資紀念。

在園子裡還有一個被稱為「喀西瑪尼洞」的山洞,長約十七公尺,寬約九公尺,高約三公尺,,內有三個祭台可以舉行彌撒,洞內周邊還存留有四世紀的細石圖案,以及六世紀、十二世紀的壁畫或繪畫。這是耶穌與宗徒們常來的地方,耶穌也多次在此住宿。

這座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喀西瑪尼大殿,由聖地協會、巴勒斯坦市政府、義大利羅韋雷托市政府、巴勒斯坦耶里哥城的馬賽克中心等單位資助,方濟會所屬技術辦公室負責,目前正進行首次修復工程,計畫修復教堂地面的拜占庭時期馬賽克畫、嚴重損毀的聖堂正立面外牆,並裝修聖堂頂部,修補導致馬賽克損毀的滲漏等。

「這是首次進行修復祈禱大殿內,一九二○年代完成的馬賽克,可能也會修復教堂地面,拜占庭時期馬賽克畫。」專案主任、馬賽克藝術修復專家拉伊德(Raed)表示,此次修復工程團隊成員,包括工程師、建築師、馬賽克藝術修復專家,「他們首先要查閱文獻,找出損毀最嚴重的馬賽克,挑選合適材料,進行修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