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道一號中山高五股楊梅段拓寬工程,最快年底、慢則明年初全線開放通車。,泰山到中壢路段將畫設二十四小時全天候高乘載專用車道,只有大客車、計程車,以及載有三人以上的小客車才能通行,高速公路局局長曾大仁說,未來不排除延伸到楊梅。為有效執法,交通部將在這個路段裝設國內第一個高乘載車輛影像辨識系統。
高承載車道從泰山到中壢路段長約二十三公里,由於小客車上是否坐滿三個人,需要警察目視攔檢,為協助警方執法,交通部目前正在規畫這條國內首創全天候高乘載車道的「高乘載辨識系統」。
曾大仁解釋,這套系統是以即時影像為基礎,辨識小客車上是否坐滿三個人,若發現有未坐滿三人的小客車行駛高乘載專用車道,就會馬上把訊息傳給在前方待命的國道警察,警察就能預作準備逮人。
交通部長毛治國昨天視察五楊高架工程,特別稱許能縮短工程時間的「預鑄節塊吊裝工法」。這個工法就像在高空拼積木,先預鑄未來高架道路各部分節塊,再把節塊吊到高空中連接起來,預鑄、現場施工可同時進行,縮短工時。整個五楊高架四十公里,大約有四分之一採預鑄節塊工法,共鑄了約六千個節塊。
由於高架道路須依地形有高低起伏加轉彎,所以每個節塊形狀都不同,且接縫處的誤差要精準到兩公分以下,是相當困難的工程,國道新建工程局表示,沒有一個節塊鑄錯。
五楊高架是為紓解中山高五股到楊梅路段壅塞車潮。高公局統計,中山高五楊段上午七時至晚間八時,有百分之七十的時間平均車速在每小時四十公里以下;五楊高架通車後,會有三成長途車輛改走高架,平面路段車速可提升到八十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