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 搭建精英和平民間橋梁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2012.07.15
844觀看次
字級

打開于丹在大陸暢銷六百多萬冊的《于丹〈論語〉心得》,書中章節以她在「百家講壇」演講的順序編排,天地人之道、心靈、處世、君子、交友、理想、人生,涵蓋人一生所可能面對的種種關卡。一位曾聽過于丹演講的老先生說,「于丹講解的《論語》,歸根到底就是在說三個關係,即:人自身、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大千世界,捨此三種關係,你還會碰到什麼嗎?沒有了,也不可能再有了。」
同理大眾心靈需求
在孔子所說「四十不惑」的年齡,北京師範大學(分校)中文系畢業的于丹,因緣際會站上央視舞台,這時的她已有幾十年厚實的古文經典基礎、豐富的生命歷練,她不用艱澀字眼,只以動人的故事、溫和而堅定的嗓音,娓娓述說《論語》的功用。她開門見山說:「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論語》要告訴大家的,就是如何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那一年大陸人均GDP突破二千美元,于丹「同理」大眾,了解在追求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大眾心靈所需求的「頓悟」。
她在〈心靈之道〉中說道,「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她舉孔子學生司馬牛的故事說明,司馬牛說:「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別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沒有!)他的同學子夏就勸導他說:「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既然死生、富貴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歸,個人無法決定,也無法左右,那就要學會承認並且順應。但保持一顆誠敬的心,使自己的言行減少過失,對待他人充分尊重、謙恭有禮,卻是可以通過提高自身修養做到的。一個人能做好自己,那麼普天下的人都會愛敬你如同手足兄弟。所以,做一個有良好修養的真君子,又何愁沒有兄弟呢?)
于丹認為,這段話雖不是出自孔子之口,卻代表《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念:「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她說,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努力彌補這種不足,是《論語》告訴後代子孫面對生活缺憾的態度。
就這樣,于丹抓住了眾人的心,也讓斷層許久的文化傳統以嶄新的方法綿延下去,她一夕爆紅,從大陸紅到海外,連知名哲學家、《論語今讀》作者李澤厚談到于丹對普及經典所作的貢獻時都說:「于丹是精英和平民之間的一座橋,于丹的古典今讀,可以說是完成了眾多國學家的一個心願,即讓經典走進時代,貼切人心,發揮應有的道德教化、啟發民智的作用—她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成功。」

社會需要更多于丹
與其說,于丹的成功在於她用恰當譬喻與故事,以市井百姓喜聞樂見方式講述經典,她的用「心」才是重要關鍵。
于丹一向認為中國經典著述浩翰,缺少的不是「文」,而是經典如何進入百姓大眾真實的生活,也因為秉持著這樣的理念,她說,作為一位當代知識份子,願意承擔「化」這件事。她曾說:「什麼是真正的『文化』?《周易》有云『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俯察世間人文百態,還需用一種思想理念去流化天下,把它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所以我願意作為一個『動詞』活著。」
從二○○六年一「講」成名,兩岸儒學專家學者接受媒體訪談,莫不談到「于丹現象」。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陳鼓應說:「儒道經典關注生命價值,重視『心』就是重視生命的體現,『心』就是精神生命、思想生命,于丹的講讀重視對『心』的闡發,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她是在做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
北京大學教授、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金開誠則認為,「求同存異、和而不同」是保障世界平和、有序發展的唯一可行路徑,這些思想是中華民族貢獻給人類世界極為可貴的文化財富,世界需要以中華傳統經典為代表的東方智慧來參與構建人類的未來,于丹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播,拉近了時代與古典的距離,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對話。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華孔子學會會長湯一介則說,社會需要更多像于丹這樣的學者,讓經典走出象牙塔。
事實上,于丹不僅讓經典走出象牙塔,她個人也從學術的高塔走出來。近年來,在中國有重大影響力的國際性文化活動中經常能夠看到她的身影。二○○八年,她當選北京奧運火炬手;擔任北京政協委員在北京市政協會議上為「後奧運文化」積極建言,引起關注。她擔任二○一○年上海世博會志願者大使、世博會專家委員會成員,幫助世界了解中國。她還積極投身公益活動和公益宣傳,多次奔赴汶川災區慰問老師和學生,並為央視經濟、社教、法制等頻道拍攝多部公益宣傳片。

小檔案
于丹,1965年生,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她是大陸知名文化學者,也是電視節目策畫人,被譽為中國電視業的「軍師」。

2006年10月她於北京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節目,講述《論語》心得,大受觀眾好評,2007年春節,從大年初一到初十連講十天《莊子》心得,同年「十一」黃金周,連講七天《遊園驚夢.崑曲之美》。之後她透過系列講座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力擴及海內外文化界、教育界。

從內地到港台,于丹演講場次擴及海外,美、英、法、德、日、韓、新加坡、馬來西亞,甚至是中南美洲的巴西,南半球的紐西蘭、澳洲,累計講座超過千餘場,在全球華人圈掀起一股學習經典的熱潮。

由於講座大受歡迎,出版社邀約出版《于丹〈論語〉心得》、《于丹〈莊子〉心得》、《于丹.遊園驚夢—昆曲藝術審美之旅》、《于丹〈論語〉感悟》,《于丹趣品人生》及新著作《于丹重溫最美古詩詞》。

其中《于丹〈論語〉心得》一書獲得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版權金獎,大陸累計銷量達六百餘萬冊,並且譯成三十餘種文字在世界各國發行,短短時間內國外銷量達四十萬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