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界動態】CATCH青年特會 台北舉行

 |2012.07.06
1643觀看次
字級

台北基督教靈糧堂發起的「YES青年領袖網絡」,將聯合台北基督之家、台北榮耀堂、汐止靈糧堂、基隆靈糧堂、喜樂城靈糧堂等六間教會,於十至十三日在台北城市科技大學舉辦「CATCH青年特會」,以敬拜讚美、禱告、渴慕神的話語,點燃青年人傳福音的聖火。



此次特會由學生策畫籌辦,活動包括歌唱、街舞、聖經、見證分享、籃球賽等,讓年輕人盡情發揮神的恩賜,吸引更多朋友認識耶穌,成為基督門徒。(觀琰)



衛理宗華人宣教大會 台北舉行



「世界循道衛理宗華人聯會第六屆宣教大會」日前在台北劍潭活動中心舉行,以「敬虔與宣教」為主題,活動包括查經、分組討論、工作坊,以及台灣衛理教會歷史暨文化之夜。馬來西亞衛理神學院院長、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兼香港循道衛理宗會長等應邀發表專題講演。



此次聯會執行理事會會員增至七個,包括台灣、香港、新加坡、沙勞越、西馬。會議後提出宣教大會宣言,強調個人和教會要建立美好的靈性生活,積極鼓勵信徒投入各項宣教活動,以建構聯繫的教會、相愛的網絡、世界的牧區。(觀雋)



浸神60年 舉行鑽禧感恩禮拜



台灣浸信會神學院(簡稱浸神)六十周年,日前在台北懷恩堂舉行鑽禧感恩禮拜,來自海內外數百名校友代表出席,台灣基督教神學院校聯合會主席俞繼斌牧師致賀詞;浸神董事長周聯華牧師,以浸神院訓「基督至上」為題證道,致贈獎牌給八十歲以上校友及已安息校友之家屬代表,並接受全場起立鼓掌。



高齡九十六歲的第二任院長杭克安牧師不克來台,特別錄製影片祝福;六十名六十歲以上信徒組成「鑽禧詩班」,獻唱〈信徒如同精兵〉,第三任院長張真光牧師為全場祝福禱告。(觀欽)



香港基督教文獻 數位化



基督教在香港百餘年,有很多關於本土教會的歷史典籍及文獻,深具保存價值。今年二月,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與美國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推行「基督教刊物數位化計畫」,為期三年,將教會刊物及基督教文獻(包括台灣基督教宗派及團體的刊物、大陸神學院圖書館藏書)數位化,並製成微縮影片供讀者使用。



早在四年前,浸大圖書館特藏暨文獻組建構「基督教古籍數據庫」,彙集清末民初出版的中文古籍,主要是《聖經》註釋及基督教著作,反映當時傳教士及學者對教義及各經卷的研究及瞭解,為研究宗教、翻譯及歷史提供珍貴資料。(觀樞)



兩岸關帝文化節 泉州舉行



第二屆「海峽兩岸關帝文化節」日前在大陸泉州鯉城舉行,有來自台灣、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地逾千名信眾參加,活動有:福建省民間信仰工作會、台灣及東南亞各地關帝神轎巡遊、民俗踩街、關帝神駕安座儀式、關帝祭奠儀式、中華關帝信仰文化論壇、泉州通淮關岳(福建省現存最大的武廟、祭祀關公的主要宗廟之一)全國徵聯作品大賽等。



其中,「關帝信仰文化論壇」有台灣弘道協會、金門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華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河南省商丘市雙忠文化交流研究會等代表發表演講,也收到五十多篇論文,集結成冊,作為通淮關嶽廟與台灣交流的贈品。(觀龢)



伊、基宗教領導人會議 貝魯特閉幕



第二屆「穆斯林與基督教領導人會議」日前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閉幕,伊朗、利比亞、黎巴嫩、天主教教廷梵蒂岡、美國華盛頓聖公會主教等代表應邀擔任講師,論述和平與正義的共同基礎、了解跨宗教和教派,激發宗教領導人積極促進和平與和解。



黎巴嫩人口半數以上信奉伊斯蘭教,約有四成六信奉基督教,各宗教派別保持權力平衡,自古即是各宗教少數派和中東被壓迫少數民族的避難所。黎國居民除阿拉伯人外,還有亞美尼亞人、庫爾德人、土耳其人和希臘人等,分屬不同的宗教派別,增加了黎國民族、宗教問題的複雜性。(觀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