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柴油廢氣致癌 如二手菸

宮以斯帖 |2012.06.14
1491觀看次
字級

【記者宮以斯帖台北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宣布,將柴油引擎廢氣視為致癌物質,其對人體的潛在威脅和石綿、砷與芥氣屬同一等級,對公共健康的威脅和二手菸相似。

IARC評估致癌風險的部門主管史特萊夫說,曝露在廢氣中的人,包括街上行人、船舶乘客與工作人員、卡車司機、機械工、礦工及操作重機械的技工等,和該汙染物相關的肺癌病例可能相當多。

台北榮總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建議,柴油引擎廢氣的分子量如同奈米般極小,容易穿過上呼吸道下沉到肺部,民眾出門最好戴口罩,才能有效阻絕微粒吸入鼻腔。

據了解,一九八九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根據人類的流行病學及動物實驗評估,已將柴油引擎廢棄物列為「很有可能致癌物」。

楊振昌指出,柴油引擎廢棄物含有二氧化硫、含硫毒性微粒、砷、鎳、鎘等的重金屬、多環芳香烴(PAH)、苯等多種複合致癌物質,這次被提升為第一級毒物並不意外。

他說,柴油引擎廢棄物的致癌因素有二個指標,一個是裡面的碳元素量的多寡;美國早在十幾、二十年前,即著手改良汽車引擎,藉以降低廢棄物裡的含碳量。

另一個就是用硫化物做指標,雖然國內一百年制定政策,將柴油含硫量降到十ppm;但有無嚴格查緝落實,國人並不清楚。

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柴油燃燒後會產生二氧化硫、含硫毒性微粒,長期暴露其中會提高氣喘、肺癌、卵巢癌、白血病的罹患風險,建議政府應採取更嚴格管制措施。

楊振昌進一步解釋,一般氣體為大分子,進入上呼吸道就沉澱了;但柴油引擎廢氣的分子量如同奈米般極小,容易下沉到肺部,確實會有致癌可能。國內公車、遊覽車、大貨車、卡車均使用柴油,民眾出門最好戴口罩,纖維愈密愈好,才能有效阻絕微粒吸入鼻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