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說偈-- 袈裟可貴

星雲大師 |2012.04.30
6030觀看次
字級

圖/心皓

天下叢林飯似山,

盂到處任君餐;

黃金白玉非為貴,

唯有袈裟披肩難。

──清.順治



這是清朝順治皇帝〈讚僧詩〉裡的一段話。

順治皇帝是清代滿族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篤信佛教,尤其對禪學多有涉獵,經常親近禪師參禪論道,可說是一位佛法素養很高的君主。他在這首詩偈裡,將出家人修道崇高神聖的境界形容得很貼切,也流露出他對出家生活的欽慕之情。

「天下叢林飯似山」,過去佛教的寺院又稱叢林,天下的叢林寺院,多得讓出家修道的人吃飯、掛單都不必憂愁。「盂到處任君餐」,盂,指的是出家人隨身攜帶的具,一般作食器使用,有「應人天供養」及「應個人之食量而食」的意思,因此又稱「應量器」。只要具有出家人的資格,就可以「一千家飯,孤僧萬里遊」,盂隨身到處雲水參學,多麼灑脫自在!

「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世間上什麼最寶貴?以世俗的眼光來看,當然是黃金、白玉,但是以修道者的眼光看來,最寶貴的莫過於一生能夠披搭袈裟。袈裟,是出家人披搭的法服,又稱「福田衣」。出家人披上袈裟,就等於穿了福田衣一樣,堪為世人種植福田;同時也代表了他肩負紹隆佛種,光大如來遺教,弘法利生的神聖使命。誠如晉朝慧遠大師所說:「袈裟非朝宗之服,盂乃聖賢之物。」袈裟、具對於一個出家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大智度論》有云:「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鵠能高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深。」一個人要出家修道,必須捨棄紅塵的名利追求和貪愛,並非一般人都能夠做到。然而出了家以後,瀟灑超越的生活,又非一般世俗人所能比擬。

一個人出了家,即表示他肯犧牲小我,把自己奉獻給大眾,為眾生消災解殃,祈福化難,可說是生命的大醫王。唯願世間上的出家人,都能知道自己任重道遠,珍惜這一肩寶貴的袈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