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人員 可續留中醫院所

 |2012.04.16
173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衛生署原訂五月一日起,不具醫事人員資格的推拿從業人員,應全面撤離中醫院所;這項政策出現大轉彎,衛署日前邀中醫界、推拿自救會等代表協商,同意中醫院所可設置民俗調理區,但需有不同出入口,及供辨識之制服及名牌,推拿服務全屬自費。

中醫推拿被不少民眾濫用,持健保卡到中醫診所看病,還順便「馬殺雞」,兩年前衛生署祭出限縮規定,先是要求推拿需由中醫師執行,否則健保不給付,接著要求推拿必須獨立為「民俗調理區」,由推拿人員為民眾自費推拿,甚至訂落日規定,不具醫事資格的推拿人員今年五月一日前撤離。

部分中醫界及推拿人員對於衛署的規定強烈不滿,指責衛署僅以一紙行政命令就扼殺推拿從業人員的生計,不斷透過立委希望衛生能「網開一面」,並揚言攜家帶眷走上街頭抗議,甚至打算聲請大法官釋憲。

衛署為處理這個燙手山芋,日前邀中醫界、推拿整復的團體及代表召開協調會。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表示,會中決定把推拿區分為兩種服務型態,一種由中醫師執行的「中醫傷科推拿」,目的在治療疾病和矯正缺陷,另一種是由非醫事人員在非醫療機構所進行「傳統整復推拿」,僅止於紓緩筋骨及緩解疲勞。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表示,由於醫療法並沒有明確限定診所不能設立非醫療商業區,如部分眼科診所允許附設眼鏡部,因此衛署同意中醫院所既有的「民俗調理區」可繼續存在,全屬自費;但為避免民眾混淆,即使在同一診所,需要獨立隔間及出入動線,以及不同出入口,推拿人員不能穿白袍,需配戴可供辨識的識別證,禁止宣稱療效、賣藥或販賣醫療器材等。

石崇良強調,「這種管理方式不算放寬,也不是政策大轉彎,而是讓推拿人員的管理更上軌道」,近期衛署會再邀請消費者團體表示意見,獲得支持,才算定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