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福按個讚】 細節之美 豐富人生

盧美杏 |2012.04.12
1297觀看次
字級


請了三天假到台南旅遊,同事笑我:「台南?沒去過嗎?」去過,當然去過。但柳營、下營、麻豆、鹽水、後壁……,你去過嗎?大多數人被地名所困,以為去過台南市就去了一整個台南;以為走過第五大道就是紐約通,以為讀過〈背影〉便認得了朱自清,生命中所錯失的美好事物,常因我們的眼界只著眼於大項目,忽略了小細節。

電影《我為琴狂》裡,調音達人史戴芬史努佛就是個重視細節的人,為了應付神經兮兮的鋼琴家提出的各項要求,從選鋼琴到每場演奏會前的調音,他都得跟在一旁微笑應對。面對反覆無常的調音,別人問他如何忍受折磨?他笑笑說:「別以為我會多沮喪,沒有的事,我把這一切當成是科學實驗。」他的耳朵已尖銳到連聽收音機裡播出的古典音樂或家用CD都受不了,他所追求的完美琴音,被形容成:「專業到高處不勝寒。」但這是他的工作態度,他悠遊細節並樂在其中。

被某網站選為全球二十美書店的「好樣本事」,在我看來就是間注重細節的設計書店,在書與書之間,書與設計商品之間,以各種擺放的細節勾引流連此間的人。除了設計書籍,我觀察主事者在選書上,特別注重書封色彩及字體與書店風格一致;再加上懷舊公仔、立體書、琺瑯餐具、設計卡片等交錯其中,有股「美好老時光」(old good time)的綺想,看似沒什麼大學問,卻因這些細節的用心,讓逛書店的人流動幸福感。

在我當編輯的生涯裡,因錯字或圖說貼反等小細節出錯,說真的還挺多次的,每回自責懊悔,叮嚀自己下次要更小心,但奇怪的是,那些你看了很多遍的版面錯字,下次又會像與你捉迷藏般硬生生躲了起來,任你怎麼也捉摸不定。也因此編輯人的職業病,看似很會抓別人的錯字,其實看不見自己的瑕疵。

正因為自知粗枝大葉,這幾年隨著學習水墨畫、學習大提琴,漸漸理解細節之美。譬如水墨畫大筆揮下去,要懂得如何細細收拾;譬如拉大提琴時,要如何讓音與音之間綿密優美。我的兩位老師都發現我這急躁個性,總是提醒著要慢要穩不能急。我嘗試在練琴時一遍又一遍的錄音,一遍又一遍的反覆聽著,希望能聽出每一遍的細節處,見微知著──我這樣期許著。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常因細節而生誤會。朋友A和B因我而認識,為了某個CASE,A打電話給B,電話一接通連問候語也沒說,便劈哩拍拉地交代事項,B氣憤地向我投訴:「她到底懂不懂禮貌啊?」A則問我:「B吃錯什麼藥?講話大小聲,一問三不知!」兩個好人因為電話禮貌而產生莫名情緒,這下真是誤會大了。

人畢竟是情緒的動物,若能稍稍注意表象的、內裡的細節,生活會否完全不同?就像有年我在東京青山的民藝品店買了個瓷杯,店員花了近十分鐘包裝這小小瓷杯,恭謹地將瓷杯放入紙袋,端送到門口後才放心地交到我手上。這小細節令我有了美好的購物享受。只要這些細節持續被保護著、被堅持著,便不用過度擔憂日本年輕人的質變;而我們,也許聽不出F大調或G小調的差別,但只要記得細節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幽微祕徑,就能修正自己的稜稜角角,讓生命更圓潤!

(本專欄隔周四見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