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生態-- 地湧璀璨 自然綠肥紫雲英

愛亞 |2012.03.21
1254觀看次
字級

初始,這些美麗全是野地裡的天生,伊們怎樣浮洋過海而來或是隨風飄搖千萬里再降落,變成台灣土地上的居民,沒有人知道。再經過若干年,伊們的種子被蒐集,被播撒……

我說的是農作綠肥。在二期水稻之後,一期水稻之前,稻子休耕的時候撒種在空空的農地裡,然後冒生出美麗一大片的,諸如:向日葵、大波斯菊、黃波斯菊、小油菊、百日草、萬壽菊、青葙、油菜花、太陽麻與紫雲英。

真是這樣的,我們時常在鄉村鎮裡見到的迷人景觀農作,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花海,的確是當地政府及農地主人為了招徠觀光遊客,特意撒播了種子,一旦成花,讓亮眼的色彩如同誘引蜂蝶一般誘引人客,步行抑或騎著腳踏車,田邊小徑逡巡,這邊走來那邊走去,那邊走來這邊走去,走來走去,走去走來,只不過一畦花花田,就把人的時間耗盡在空間裡,把人定格,定格,定格。

農民或農業單位並不是那樣浪漫派,稻子休耕空空如也的田地就光光地晾在那處也是休息,農民並不擔負觀光的責任,空田地種了花朵兒是因為當季節來臨,真牛兒拉著牛犁或鐵牛耕耘機行駛在田地裡,要將那些美麗和泥土一起,犁翻起來犁翻起來,深耕的泥土和草本的綠莖褐根一同一同一同,泥中有草草中有泥,時未多久,草化成肥,深深滲入了泥,泥如孕育,肚腹滿是草的養分,那養分便肥沃了稻作,生成了光及希望的穀粒。

我第一次見到紫雲英還不理解光及希望,但感覺到兩字——震撼!

那是古樸的年代,我的學校和我的家具在這邊也稻田那邊也稻田的環境裡,上學下學眼裡總是秧田、禾苗、綠意晃搖,終至黃波點頭又扭盪,而戴斗笠的農夫多半彎著腰,布衣短褲兩腳立於水濘、田埂,哪一處水田的農夫慣穿肩頭破洞的白汗衫,哪一處水田的農夫恆常一領格子衣,讀初中的小女孩日日入眼,都了然,但,休耕的田地裡突地浮升起一片茸茸綠,倒是新鮮。後來那綠長高長大,我看那矮小成叢的葉,心想是落花生麼?再幾日,有貪急早到的小小粉紅帶紫的花朵兒藏身綠葉之中對我擠眼睛啦,花生開黃色蝴蝶花,這個不對,細讀也不懂。隔一日,又一日,粉紅帶紫綠葉之上綠葉之間綠葉之下,捉迷藏般這躲、那躲,藏不住藏不住,那一身美麗裳子豔豔然,怎麼可能藏得住!再後來,美麗爆炸!這一畦那一畦,遠的、近的,粉紅漸少淡紫增多,像空降的紫色部隊,成千上萬聚集在綠地,安靜低調不喧譁。

鄉村少女幾曾見過這般炫眼花海!同學說是紫雲英,再過一陣就要翻犁入土做肥料用,哇,多可惜!「做肥料才有用。」同學說。我覺得失落,但慢慢、漸漸終於懂了,這就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那時化學肥料還屬奢侈品,小農能不用便不用,紫雲英一把一把種子入土,地便肥了,簡單、便宜啊!

曾幾何時,我在楊梅、苗栗都看到惑人的紫雲英在休耕田裡開展著亮眼的紫色衣裳,並且在苗栗小館品嘗過紫雲英,是呀,那美麗可以入口。年齡比我略長的餐廳女老闆說:她小時田休耕有時也遇菜青黃不接,稱「菜荒期」,青菜接續不上,農家就用福菜、醃越瓜、蘿蔔乾、花椰菜乾、瓠仔乾等漬、醃、晒的溼或乾菜取代,但大家都想吃新鮮菜,於是平日晃來晃去的小孩子便負起揹了布袋、竹簍外出摘野菜的責任,野菜包括昭和草、烏甜仔菜、紫雲英、蒲公英……

紫雲英農家稱「雲青」,炒熟後我覺有點空心菜的味道,也有說像豌豆苗,清清香。不過時代的進步,紫雲英曾淪為禽畜飼料,這些年因著環保及養生的理由,農田又開始種下紫雲英,希望台灣的美麗水稻脫離化肥的肆虐,回到從前。

紫雲英原產中國長江流域,真是不能小看,紫雲英全球有一千六百多品種!後來紫雲英蜂蜜也傳入台灣,它竟然是蜜源植物,漸漸台灣也有人為養蜜蜂而種起紫雲英,水稻休耕期有一百天,釀蜜時間足夠,據說蜂蜜也清清香。(一定要尋來嘗上一嘗的呀!)

美麗,美麗紫雲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