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真年代選刊.下 林彥廷醫師事件始末

吳妮民 |2011.12.23
18968觀看次
字級

文/吳妮民



「你這傢伙,又害我晨會沒有去了。」王又亮醫師在替彥廷擦臉的時刻,心裡浮現這樣的字句。他想,這個夢也太真切了吧。

施凱文醫師跳上床去壓胸時,隨著下壓的起伏動作,不斷、不斷地想著,「林彥廷!你趕快給我醒過來!」前一天,於加護病房上班的他才在同一張床的位置替另一位病人CPR,他萬沒有想到,隔天眼睛一睜開,他就在替自己的同學急救。

彥廷當然、當然也不會知道,就在他最末一次值班,因夜裡接連兩床病人的逝去使他無法睡著,遂在清晨又巡視了一次自己照顧的病人們,並在臉書上留言「睡不著,於是起來看病人」之後僅僅一天左右,他也變成了被急救的對象。

在四月二十七日凌晨浴室中,真相已無人知曉。它一瞬而逝。

「彥廷究竟是不是因為工作過勞去世,已無法驗證,也沒有意義了;不過看到彥廷在醫院實習、樂在其中的模樣,其實我並沒有覺得彥廷是因為無法承受這些才死去。」施凱文醫師表示。成醫的學生及他校的醫學生都同意,成醫的實習環境畢竟不是最累,且彥廷本身也與高醫的學弟妹分享、推薦過在成大實習的經驗。「反而說他是因為過勞才猝死,似乎才是小看了他的工作才能。」王又亮醫師開玩笑道。「他是林彥廷耶,他那麼『罩』!」

王又亮及施凱文醫師表示,「但後來想想,往者已矣,如果能夠經由這件事喚起大家對工時的注意,這也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林爸爸向我們表示,不希望彥廷的死就這樣過去,而希望他的死可以帶來一些正面的價值,只要有人能注意到值班、工作量的不合理,而能救回任何一條因此消失的生命,都是有意義的。」

「我後來更了解他之後才知道,原來當醫師對他而言是這麼重要的一件事;或者對他來說,是一個夢。」王又亮醫師說。「所以再回頭想他當初的一些作為,都是很合理的。他是個很聰明的人,常動腦筋去想,要怎樣才能讓工作又快、又好,同時對病人也是最安全的。我們大多數的人常因工作量太大,只想著趕快做完,就好了。他教會了我一個觀念,就是如何聰明地過實習醫師的生活。彥廷之所以能夠很有效率、很有技巧地去處理這些瑣事,都是因為他很努力地去追求他心中的夢,這也是我欣賞他的原因,也讓我對『當醫師』這件事,有更多的感觸。」

身為同組成員,彥廷常和其餘同學分享做事的技巧。王又亮醫師舉了個有趣的例子:某晚,他們在不同的護理站值班,彥廷趁空來找他時,王又亮醫師說,「等我一下,我去幫明天要接受治療的病人shaving(剃除恥毛)再回來!」林彥廷醫師聞言道,「你去shaving?我都叫病人自己剃的!」「什麼?你叫病人自己剃?你在搞什麼啊?」王又亮醫師極吃驚。「可是,只要病人不太老、有辦法自己剃。」林彥廷醫師說,「為什麼不能讓他自己刮呢?還省了尷尬的過程啊。我都跟他們說,『十分鐘後我回來檢查有沒有刮乾淨喔。』」

王又亮醫師仔細想想,也對,只要說兩句話就能把這件事搞定,實在是滿聰明的,「所以後來我們都這麼做了!」施凱文醫師在旁附和。

林彥廷醫師去世後數月,王又亮醫師和施凱文醫師講述了這件事。帶著既好氣又好笑的語氣。

「他真的是非常熱愛醫院的生活,這點是我無法和他比擬的。」施凱文醫師由衷說,「他帶給工作夥伴及病人的開心、對工作效率的掌控,甚至於他想的一些鬼點子,這些都必須是發自內心對這份工作的熱愛,才有辦法做到的。」

「如果我們決心要走這一行的話,他身上真的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價值。既然一個自小立志當好醫師的朋友先離開了,那麼我們好像應該要偷學一點他的『撇步』,和他一起走完這條路。」

「……連你的份一起努力囉。」彥廷的臉書上,眾多留言中的一則。

四月二十七日之後,許多人帶著一些隱微的創傷繼續生活。當時參與急救的學長姐,在動作告一段落後,躲進辦公室哭泣;有好一陣子,麻醉科的陳醫師半夜睡夢中總會驚醒;任職心臟外科、彼時替彥廷迅速安上葉克膜的胡醫師,在下一台原可順利裝上葉克膜的病人前突然再也無法繼續;彥廷的室友廖達俊醫師,有幾個禮拜的時間,不敢關上浴室的門洗澡。

「我不會再待那麼晚了。」吳品睿醫師說。以往,他常半夜回到醫院寫病歷,處理事情。「我開始會注意自己的身體有沒有什麼狀況。」

多年後,這些人們都會成為更獨立成熟的醫師;他們有了事業、家庭,開始操心起人生中其他的瑣事。他們會不會記得,彼些年,當他們都還年輕、還多少信仰著什麼的時代,有一個熱愛醫學的孩子,在某個早上倒下了。

「好像……好像曾經有這樣的一件事情……」放下手邊正進行的,他們可能會突然想起。

當時因目睹了同類之死,而感到恐懼及憤慨的他們,會不會記起或已因時日久遠,而淡去的悲傷?

夏天,熱空氣沉滯,蟬聲大作,從考場出來的孩子們帶著疲憊後的興高采烈,他們之中分數總領先同儕的幾個,接受榜首特輯採訪時可能彷彿小大人般地說著,「我要當醫生,從小就想要救人。」

新聞報導,補教界竟推出了以十四歲孩子為目標的醫科保證班。在這個邏輯矛盾又錯亂的年代,當媒體前一刻才以負面字詞暗示觀眾醫療糾紛中該被譴責的是誰(罪魁禍首必定是醫療人員)、下一秒(或翻幾個版面)又以大篇幅報導各明星高中的醫科錄取率時,未涉世的孩子啊,你們知道將來,會面臨什麼樣的局面嗎?

(健保局說他們與人民站在同一邊;衛生署官員什麼也沒看見;有醫德的大老們說年輕醫師很草莓。)

這是一場會成功的革命嗎?什麼時候,他們掀翻一切的身影才能「美麗而喧囂」?

這一切會改變嗎?

……會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