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人文傳承集 留下時代印記

 |2011.11.24
105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國科會主導、中央研究院及國內多所大學,合力完成《人文百年、化成天下》台灣百年人文傳承文集及圖錄,昨天出版,其中有許多文稿、圖錄及黃君璧、朱銘、陳澄波等重要藝術家部分作品畫作首次面世。國科會也將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合辦「百年人文傳承大展」,明天起至明年一月八日先在史博館展出,之後再移到台中中國醫藥大學藝術中心、台南台灣文學館。

「百年人文傳承大展」此次展覽展出書、畫、手稿等兩百五十項以上,有一半是首次公開展覽,等於綜覽百年來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人文世界,台灣真正的人文精神,也將體現在這些文物的一筆一畫之間。總計畫召集人暨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楊儒賓讚嘆,不論是圖書、展覽,對於台灣百年來人文學術發展的特殊性,重要性都是絕無僅有。

展品中,有日據時代日本總理伊藤博文於明治二十九年(一八九六年),巡視台灣所作的垂地大中堂,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理台時,推動文明措施所畫的〈解放小腳圖〉,以及水野遵於牡丹社事件手繪的台灣地圖等,被視為深入了解早期台灣的重要歷史文物。

此外,錢穆、梁實秋、徐復觀、董作賓等人文領域學科奠基者的手稿墨跡,尾崎秀真、中村不折、石川欽一郎、黃君璧、楊啟東、洪瑞麟、朱銘、陳澄波、黃水土等重要藝術家的部分作品,都是首次公開面世。

楊儒賓以陳澄波為例,透過他和日本老師石川欽一郎的書信、和梅原龍三郎的賀卡,以及各式剪報、藏書、素描習作等,可一窺他一生的學習及交友情形。另外,有三幅陳澄波後人提供的油畫〈表慶館〉、〈上野美術館〉及〈日本橋風景〉,畫於陳澄波留學日本時期,為二十世紀初期東京多元生活風貌,留下時代印記。

楊儒賓強調,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及國家圖書館等學術機構,收藏了于右任、張大千、傅心畬、錢穆、牟宗三及徐復觀等一代宗師的書、畫、著作,讓台灣的人文變得非常豐富,呈現出歷史少見的面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