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經濟人更應是道德人

 |2011.11.08
871觀看次
字級

占領華爾街「活動」仍在持續發展,逐漸變成「運動」。抗議的本質也從純粹經濟問題,轉變為道德問題。民眾不只是要求富豪「分享」經濟,而更強調同情心、利他主義,「經濟人」同時也應是「道德人」。

中國富豪被諷刺是最不懂得分享的,四川大地震時,他們幾乎一毛不拔;而台灣企業家、民眾紛紛捐款。日本海嘯後,台灣人踴躍捐款,金額是世界各國最多的,連日本人都感意外。

中國大樓炒樓嚴重,房價大幅攀升,民眾買不起房子。總理溫家寶與網友交流、在劍橋大學演講時都表示,「我認為房地產商做為社會的成員,應該對社會盡到應有的責任。你們的身上也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

溫家寶的說法來自亞當斯密。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說:「如果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麼它在道義上將不得人心,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為它注定要威脅社會穩定。」占領華爾街運動,印證了亞當斯密的理論。

以色列有一項實驗,三歲幼童拿到六套彩色貼畫,大人告訴他,你可以全拿,也可以分給你不認識的小朋友。你會分嗎?這個實驗的議題是:「兒童是利他的嗎?」研究顯示,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大約三分之二的兒童選擇分給素不相識的孩子。

到目前為止,有關兒童利他性的研究還很有限。總體來看,兒童表現出的利他性超乎多數成年人的想像。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實驗發現,十五個月大的嬰兒已經有了公平意識和利他意識。

以色列的研究上月發表在科學期刊,此時占領華爾街活動正在美國各地展開。諷刺的是,資本主義因為講究利己主義而造就經濟繁榮;但也正是由於過度的利己主義,導致貧富懸殊日益嚴重,人們開始反省利他主義的傳統美德,質疑華爾街大亨是否懂得分享。

並非企業家才需反省,過度利己的行為在普羅大眾間普遍存在。台灣民眾雖然富有同情心,對天災踴躍捐輸;但當要設置特殊教育學校、老人收容機構、精神療養院時,會遭到附近居民抵制;甚至興建公共住宅,也遭周邊社區反對,擔心影響房價。

以色列的研究指出,把屬於自己的東西給予他人時會產生快感,而產生快感的能力被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基因。當人變得成熟,形成更強的道德和公平意識後,慷慨程度往往會隨之提升。其他研究發現,在現金分享實驗中,有七成左右的成年人選擇與他人分享。

市場經濟之所以被視作道德的對立面,主要是從利己、利他的角度來考慮。三分之二的兒童、七成的成年人懂得分享,顯然華爾街大亨、少數社區居民,就是其他的三分之一。

社會學家表示,應對孩子進行追蹤調查,直到他們成年,以了解慷慨與成功是否存在關聯。他們認為,基因也許對人們的分享意願有一定影響,但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環境影響,有更重要的作用。

這一點特別值得家長注意。當看到孩子表現慷慨大方時,應該多給予讚揚。對孩子說他是個大方的人,他下次表現慷慨的可能性更大。慷慨是可以養成的習慣,也可以由此發揮利他精神、分享,發揮更多的社會正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