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沙魚乖如嬰兒

 |2011.10.20
1263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義大利四十歲潛水教練澤娜托(Christina Zenato)堪稱是名「鯊語者」,儘管沙魚是海洋中最兇猛的動物之一,她也能讓沙魚乖得像嬰兒!她的手法是撫摸沙魚口鼻周圍的毛孔,使沙魚陷入類似催眠的迷糊狀態,任人擺布。美國攝影師梅爾(Matthew Meier)日前記錄下了這個神奇的過程。

澤娜托是巴哈馬群島一間潛水旅遊公司的潛水教練,她出生於義大利,在非洲剛果雨林中長大,二十二歲到巴哈馬群島學潛水,沒想到與沙魚結下不解之緣。她在巴哈馬工作了十多年,精通英語、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但最令人驚訝的還是她與沙魚打交道的能力。

澤娜托使用的是一種鮮為人知的「馴鯊術」,透過撫摸、摩擦沙魚口鼻周圍數百個名叫「勞倫茲壺腹」(Ampullae of Lorenzin)的靈敏毛孔,使沙魚陷入「催眠」狀態中。這些「毛孔」是沙魚以電流探測獵物位置的感覺器官,用手摩擦「毛孔」,能讓兇猛的沙魚陷入動彈不得的自然癱瘓狀態,最長可達十五分鐘。

沙魚被「催眠」後,澤娜托甚至能用手托著牠,讓牠頭下尾上「倒立」起來,任人擺布。澤娜托經常用此「催眠」方法替沙魚取下嘴裡的魚鉤,或幫助專家蒐集沙魚數據,而不會造成牠們痛苦。她也教導潛水學員為沙魚去除寄生蟲,並鼓勵學員親手摸摸看沙魚。

十五年來,澤娜托「催眠」了無數種沙魚,而沙魚彷彿知道澤娜托不會傷害牠們似的,心甘情願地接受餵食和撫摸;不過,澤娜托還是會穿上一件防止沙魚咬傷的保護服。

攝影師梅爾說:「我隨澤娜托到水中,看到許多沙魚在周圍緩緩游動,希望被澤娜托餵食,這讓我深感敬畏!」梅爾希望藉自己拍攝的影片讓人們反思沙魚的困境,他說:「每年都有大量沙魚被殺死,牠們被割下魚鰭,扔回海中,慢慢痛苦地死去。我們必須拯救和保護沙魚,牠們維持了海洋的生態平衡,沒有牠們,整個海洋生態系統都會被破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